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親歷求禮IRONMAN(下):賽前賽后雜記
賽前訓練準備
在年初,我就明確把4月的柳州IRONMAN 70.3,和9月的韓國求禮IRONMAN設為我今年的重點賽事,中間間雜若干越野跑賽事作為交叉訓練內容。
WKO+3.0功率訓練軟件,可以根據(jù)我個人的騎行的FTP(閾值功率)和跑步的閾值配速來計算每次騎行或跑步訓練的訓練壓力指數(shù)(TSS)、訓練壓力平衡指數(shù)(TSB)、適應度(CTL)及疲勞度(ATL)。游泳訓練的TSS無法準確得到,于是我粗略算作每小時60。
2018年1-9月訓練總覽。藍線代表CTL,紅線代表ATL,黃線代表TSB(可理解為總體狀態(tài),可通過有計劃的賽前恢復使比賽日達到最佳狀態(tài))。思路十分簡單,總的來說是慢慢把CTL堆到目標,臨近賽前讓TSB回到正值。
▲1-9月訓練記錄
我每周平均保持8小時左右的總訓練量。訓練時間安排通常是工作日每天一小時,周六日每天兩小時左右;每周預留一天充分休息,并在每三個訓練周之后安排一個休息周(休息周訓練強度減半)。
▲三項日常訓練一覽
由于大鐵主要考驗參賽者的有氧能力,因此我在6月后也把主要訓練內容放到了各種誠信的LSD(長距離低速有氧)訓練上,力求在一定的訓練壓力下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的有氧能力。
▲7-9月各周訓練記錄(軟件自動把游泳訓練的組間休息時間剔除)
作為一個上班族,個人感覺每周10個小時左右的訓練時間已經(jīng)是個人能夠承受的上限了。一方面是訓練時間本身的限制,工作和生活才是更重要的。賽前三個月,因公司內部調整原因,我需要大量加班,大部分訓練時間只能放到一大早或者是晚上九點后。
另一方面是運動恢復方面的限制。比起營養(yǎng)補給、拉伸、按摩等輔助手段,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專業(yè)運動員每天睡眠時間高達8-10小時。作為加班狗的我,每天只能保證6-7小時睡眠。身體是很誠實的,TSS每周超過600,我就可以感覺到訓練過量。
最后祝大家都能完成自己的IRONMAN!
責任編輯:knightof1
下一篇:海南島海岸線騎行考察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