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匆匆那年,我們一起騎車,一起摔車
曾經(jīng)有過一句這樣的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句話若是套用在騎車上的話,那就是:常上山騎車,哪有不摔車?鐵一般的事實也證明了這個道理。(就像蝙蝠俠電影里說的一樣,“我們?yōu)槭裁磿さ?因為這樣才會學習站起來”)摔車也會給自己積累經(jīng)驗,若然你是一個非常充滿熱情的愛好者,在哪天出車的時候處于極度興奮狀態(tài),或者是在朋(keng)友(huo)慫恿下挑戰(zhàn)一個新路線,那么摔車,基本上就離你不遠了。
由于摔車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出車前就做好預防工作,護具是免不了的,山地車XC基本的裝備肯定是頭盔手套了,而AM往上更重型的莫過于“標配的”全身護具,只要先做好這些,即便是摔車真的發(fā)生了,我們也已經(jīng)為身體做好了一道外在的防線,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幾種常見的摔車情況。
側滑摔車:
這種情況較為常見,無論是鋪裝路面,荒野土路都非常容易發(fā)生的一種摔車,發(fā)生這種情況的誘因大致分為:入彎時速度過高、輪胎抓地力不足、對路況不了解、使用了不符合當天路況的外胎(或是氣壓過高),技術未到家“腦門發(fā)熱”都是過彎側滑導致摔車的誘因。
很多情況下,濕滑的道路也是影響輪胎抓地力的重要因素,在濕滑的泥漿路上摔車可能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傷害,但若是在賽場上,一次小小的失誤,便足以讓對手把你遠遠拋離。
前傾摔車:
這一點相信經(jīng)常越野的朋友都試過,在下坡過程中由于控車技術不足,導致前輪走線有所偏差或是準備撞上障礙物,接下來的情況估計是,雙手突然青筋暴起,死死捏住剎車....
通常這種情況只有三結果,第一種情況是,人因為慣性前移撞到“蛋蛋”,或是雙手無法承受過大力量而向前撲去,這種情況大多發(fā)生在新手的時候,由于首次嘗試導致心理過度緊張,從而身體變得僵硬,自然,就很容易發(fā)生摔車了。
無論是哪種情況,“摔車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莫過于以上兩點?偨Y一下,不管是哪種摔法,其實都是能預防的:
一、檢查好器材與設定是否正確。
二,心態(tài)要放松,在自己技術和當時狀態(tài)都不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嘗試一些驚險刺激的路段了,嘗試慢一些,時刻準備好減速的準備,不要抱著“摔了再說的心態(tài)”。
出外騎車,最好是約上三五知己,這樣萬一發(fā)生什么突發(fā)狀況,也能夠群策群力去處理,若是一個人,就很容易驚慌失措(特別是女性車友,出門在外要做好預防措施)。
▲在速降(DH)領域,摔車就如同家常便飯。
濕滑的瓷磚路面,往往隱藏著不可預料的狀況發(fā)生。(這場比賽,小編也有參加,當時的策略是“求穩(wěn)”,在這個濕滑的彎位,很多車友都不幸“中招”,好幾圈小編安全通過這個彎后,都能聽到后方傳來“peng”的聲音,大概就是又有車友中招了)
▲即便是環(huán)境可控的室內(nèi)場地賽,也包含著摔車的危險,高速、車手互相緊貼,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之一。
▲公路賽自然就無需多講了,緊湊的節(jié)奏,擁擠的大集團
▲當然,除了以上個人因素所導致的摔車意外,還有很多偶然的不確定性因素
▲在往屆的環(huán)法上,一條觀眾的黑狗突然沖出賽道導致摔車事故
▲又例如......
▲同場加映.....
后話:中國路面情況混雜,上下班高峰期人多車多,沙井蓋也多,一定要做到“眼看六路,耳聽八方”。最后小編以經(jīng)驗總結一條:騎得快不一定能贏,不跌跟頭才是王道。
友情加料:《野外遇上摔車怎么辦?》
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責任編輯:小蔥子
上一篇:這些都做不到 還怎么好好夜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摔車跟鎖鞋有關係?技術不好怪鎖鞋?!
+1
23你懂個幾把
+1
22哎喲,最后那個GIF沒看懂
+1
22下雨稍微側一點就漂移
+1
22還沒使出傳說中的水渠過彎呢!
+1
22請腦補下保齡球
+1
22在我大天朝。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可以導致你摔車......
+1
22市區(qū)騎車千萬要淡定。尤其在我天朝。。。
+1
22最后一個技術真好,居然沒摔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