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公路車尺寸的修正理論
測量架子的尺寸
一般來說,當我們只用一個數(shù)字來衡量架子的尺寸時,通常指的是立管的長度,但這個立管長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拋開各個廠家使用計量單位(英寸或厘米)的差別不談,真正的問題在于到底立管的端點指的是哪里?
老的標準指的是從五通中心到立管的最上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T,center-to-top)
有些廠商覺得C-T不夠精確,他們測量的是五通中心到上管中心和立管中心線交點的距離。(也就是C-C,center-to-center)
有些車架的立管超出上管的部分過多,所以廠家測量的是C-C加上正常立管超出上管的長度。
還有些廠家也生產(chǎn)立管超出上管的部分很多的車架,但是他們的測量方法不象上面那么麻煩,他們僅僅測量C-T的長度。
對于壓縮車架(上管傾斜),廠家測量的是立管中心線和頭管水平延長線的距離。
(還有一些其他測量方法)……
(是不是有點看暈了?)車架的尺寸標準陷入了無政府主義狀態(tài)的混亂。我知道有一種車架,廠家更改了測量標準,所以可能有兩個一摸一樣的架子,但是一個架子的尺寸卻比另一個大2cm!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量一下車架的尺寸。(雖然車架大小的量法千奇百怪,但一般大廠在網(wǎng)站上會給出圖例說明,簡單明了。比較麻煩的是有些小廠和來路不明的架子,沒有圖例,你根本不知道附帶的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什么標準測量,所以在看數(shù)據(jù)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架子的尺寸是怎么測量的。)
上管的長度-比立管長度更為重要的參數(shù)
當大家談論車架的尺寸時,通常指的是立管的長度;貞浺幌虑懊嬷v到的,在80年以前立管的長度是唯一的變量,這樣衡量是合理的,但是在現(xiàn)代比例化車架出現(xiàn)之后,這樣還合理嗎?我認為上管的長度是衡量車架尺寸更為重要的參數(shù)。因為真正決定騎車人騎行姿態(tài)的是上管的長度。
為什么不能用過大的車架呢?因為騎手必須保證你跨立于車架上時,襠部到上管有足夠的距離。(誰也不想把弟弟疙到)
反過來,為什么不能用過小的車架呢?“那會使座墊和手把太低(這點不難理解,因為小車架立管比較短)”,N(n>10)年前這還是一種比較好的反對理由,因為那個時代高品質并且規(guī)格豐富的長座管和把立都是比較少見的產(chǎn)品。所有這一切在山地車開始量產(chǎn)以后獲得了改變。由于山地車的出現(xiàn),250mm和300mm的座管,以及尺寸齊全的各種把立產(chǎn)品在市場上變得唾手可得。
現(xiàn)在有一些測量系統(tǒng)可以根據(jù)顧客的身體參數(shù)計算推薦合適尺寸的車架。這類系統(tǒng)中最有名氣的可能就是新英格蘭自行車學院(New England Cycling Academy)的FitKit系統(tǒng)了。我自己就使用這個系統(tǒng),但是我并不盲目的絕對遵從這個系統(tǒng)。FitKit會推薦一個立管高度和一組對應于不同把立長度的上管長度。比如,F(xiàn)itKit給一個被測者推薦了58cm的立管高度,66cm的上管把立長度和(wrenchscience把這個長度定義為overall reach=有效上管長度從c-c + 把立長度c-c,個人認為比較貼切,翻譯成中文就是水平伸展長度)。那么任何加和等于66cm上管把立組合都能保證被測者獲得相同(靜態(tài))騎行姿態(tài)?墒鞘聦嵣希挥幸粌煞N組合才是真正符合要求的,因為其他一些極端組合會使車子難以控制。
實際應用測量系統(tǒng)中,并不存在上面提到的多組合困擾問題。讓我們來看一個應用測量系統(tǒng)的例子,比如,測量系統(tǒng)推薦了58cm立管長度的車架,這時對應車架的上管長度是固定,我只需用水平伸展長度減去所選車架上管長度就得到了需要的把立長度。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有,上面提到的方法有一個隱含的前提條件:)這種方法的順序是首先確定立管長度,然后根據(jù)立管長度做進一步選擇。(換句話說,立管長度是整個過程的起點。)我認為這是一種有點過時的方法。在我看來,更好的順序是首先選擇理想的上管長度,然后找到合適長度的把立,不必特別擔心立管的長度,只要這個長度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十分可惜的是,作者Sheldon brown并沒有給出合理范圍的定量數(shù)字,可是我認為這并不影響應用。作者之所以提出新的選擇流程,應該是由于座管長度的可調范圍比較大。仔細想想,也就是墊環(huán)和座管高度的調節(jié),所以保守的估計,容差為+-2cm以內(nèi)都是可以接受的。)
上一篇:教你正確佩戴頭盔(圖文)
下一篇:怎樣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