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改裝高擋次山地車
動手改裝心愛的山地車,會有很多選擇, 首先要考的是你要改裝的山地車,應該屬于那一種類型。在此介紹的是國外的山地車愛好者是如何自已改裝山地車,如何選擇配件,這些山地車價格昂貴,配件也很貴,因此只供改裝山地車愛好者們參考國外目前的水平。在此介紹的幾款型 號的各種類型的車子,分析各部位的技能,供自裝山地車愛好者參考。
山地車類型大約可以分為如下的四大類型。
一、racing(比賽)用DH系列 用在比賽上,因此這種車很貴,例如,DH系列的GT DHi整車價格約US$5,000.-。
二、racing(比賽)XC系列,XC系列的Cannodale 約US$5,150.-。
三、Trail爬坡系列:Trail爬坡系列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使用范圍很廣。山地、街騎、上下坡都OK。也可用于上學上班。捷安特在國外出售的高擋車AC-1價格約US$2,400.-。
四、Trail速降系列:Trail速降系列雖然不適用于正式比賽,但是可以享受到速降的樂趣。美國的馬別古ML-7價格US$4,000.-。
Trail爬坡系列
山地車的誕生,是實現(xiàn)「自由自在地在山地中騎行」。和這個原始想法最接近的車子是Trail爬坡系列 。它是所有山地車的原點,也是利用范圍最廣泛的領(lǐng)域,各種車子價格相差極大。從這個領(lǐng)域派生出XC、DH等競技用山地車。
Trail爬坡系列用的車架形狀,多數(shù)是普通的三角形狀為主流。但是近來出現(xiàn)許多付有后避震的車架、在BB及鏈環(huán)周邊呈獨特形狀的車架。車架的素材以鋁為主流,但也有利用鉻鉬鋼獨特的柔軟騎感的車子。有的是車架用鋁管,swing arm用碳纖的各種素材的組合。這個領(lǐng)域的自行車,有各種類型的車子,如前后有避震器的車子,或者為了比賽獲勝為目的車子等,總地來說,車子應該是實現(xiàn)輕快的騎行。 雖然使用的是專業(yè)選手所用的高檔零件,但是車架的素材、構(gòu)造不同,其效果是達不到目的的。
山地車裝備的第一建議是:straight bar + bar end 這個組合是重視爬坡。乘騎姿勢稍向前傾斜,但是遇到的陡的斜坡時,將發(fā)揮其效果。站立姿勢時能夠?qū)崿F(xiàn)邊拉握把的用力腳蹬。爬坡要靠乘騎者的腳力,裝上bar end疲累度就大不一樣了。
第二建議是:另準備一套wheel + tire。一套是適合于Trail爬坡的2.1英寸左右的肽;另一套是適合于街騎的1.4~1.7英寸左右的肽。有了兩套wheel + tire,可以享受假日在山上的騎行,也可以用它作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換車輪比換車胎省時間省工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極粗的輪胎時,后鏈條平管的關(guān)系有時裝不上去,另外應考慮到車架的剛性建立在輕量化和均衡上。下坡用的特殊配件為了安全最好不要裝。
不是為了"酷"的車子,而是想真正享受山地車的樂趣,不一定裝上高擋次的配件,明確自已的目的,然后選擇配件是明智的方法。
●REAR SUSPENTION
付有REAR SUSPENTION的以氣壓式為主流。比起hard tail行動范圍寬。調(diào)整的樂趣也增加。
●HANDLEBAR&STEM
車把力的突出部位尺寸約70~120mm,目的是確保視野。握把不是直線型,一般采用riser bar。
●BRAKE
最近的型號主要采用盤剎。價格800~900美元/臺的車子一般的都裝上盤剎。
●HARDTAIL(沒有裝避震器)
要體驗操作自行車的樂趣,就要使用沒有裝避震器的車架才能體會。選擇這種車架興趣大過性能。另外是價格。
●FRONT FORK
沖程約80mm。能適應于各種型號的車子。應用范圍寬。
●TIRE
選擇車胎的尺寸1.8~2.1,所選擇的尺寸的范圍寬,原因是除了TTrail除外,還要考慮到街騎。
●BRAKE
V剎和盤剎那一個好,現(xiàn)在各有各的說法。當前的潮流是XC用V剎,DH用盤剎。
●POSITION
該車子所考慮的乘騎姿勢是自然地乘騎。重點不是放在騎得快、騎得運。要適服地乘騎。
Trail下坡系列
Trail下坡用山地車,車架較粗、各部位施有補強處理來提高剛性。為了實現(xiàn)穩(wěn)定的騎行,裝有后避震的車子較多,但是也有不少人沒有裝避震器,他們是重視自行車的操作性的一群。
在這個領(lǐng)域,有一種人們喜愛的特技,是專門越過各種高低不平的凹凸地的技巧。這種特技不是享受「踩踏來騎行」的樂趣,而是「用自行車來玩」,像玩滑板般。
假若以「用自行車來玩」為目的的話,自行車應該是騎起來「好玩」。那么必要充實下坡部分,最好的是可變式的車架。如ROCK SHOX的SID SL,MANITOU的BLACK ELITE100/120等,扭一下就可改變沖程的簡便型。下降用長沖程,上坡用短沖程等,可以構(gòu)思適合于自已的各種方法。
現(xiàn)在已有氣壓式,或者彈簧式的后避震器,都具備lockout機構(gòu)的型號。把「可變式的車架」和「lockout機構(gòu)」結(jié)合起來的話,「玩車」的范圍和樂趣就更好。
這種車子踩蹬的必要性相對來說是次要的,因此前部的鏈環(huán)middle和inner兩張就足夠。用chain guide來代替outer的話,操作粗暴時不必擔心障礙物或者摔倒,可以隨心隨意操作自行車。
不但是裝上各種機能的配件,還可以噴上自已喜歡的色彩,把所有的配件擦得亮光光。過大的鞍座及粗大的輪胎組合,將會帶來充滿「壯、酷」的外觀姿態(tài)。自已的愛車有極強烈的外觀,將會增加你的擁有欲。
假若想真正享受自行車操作樂趣的改裝,那是在無避震的車子上裝備rigid fork。這種改裝的車子不適合在荒野的非公路上騎行,但是改裝后車子變得強勁,可以在彎道騎行等的場面,享受迅速而敏捷的動作。地面狀況變化的信息,直接傳遞到身體,這又增加了操作自行車的樂趣。
希望Trail下坡運動愛好者們,改裝出獨特的適合于自已的Trail下坡用山地車。
●FRONT FORK
沖程約100~125mm。近來簡易可變型受歡迎。damping有氣壓式及線圈式。
●BRAKE
重視下坡機能的型號,采用盤剎較多。前后為6英寸的rotor的話效果不錯。
●SEAT
非比賽用車,因此個人的喜愛優(yōu)先于機能。厚而寬的類型較多。
●TIRE
選擇車胎的尺寸2.1英寸左右,過于粗的話,上坡時很辛苦。但是有的型號只重視款式多樣化,采用極粗的車胎。
●HARD TAIL(沒有裝避震器)
雖然穩(wěn)定性受影響,能夠體會操作自行車的樂趣。
●POSITION
乘騎時負荷向前后移動的次數(shù)會增加,乘騎姿勢應該留有余地。握把采用寬的較多。
比 賽 用 X C 系 列
比賽用xc系列采用最高擋次的配件。另外,裝備時考慮到上下坡,因此只要改變向前傾斜的姿勢,在街騎或者Trail時使用也合適的。另外高剛性而重量輕,因此長時間騎行也不會感覺到累。
比賽用xc系列的改裝用配件的選擇,應該重點放在踩蹬,如減輕腳周邊的重量等。不單考慮配件的重量,應該在比賽當中體驗實際的能力!篙p」但是「容易壞」就沒有意思了。應該使用可靠廠家的制品。這個領(lǐng)域可以說,你越講究越無法自拔,這也許是xc選手的宿命。
●WHEEL & TIRE
選擇車胎的尺寸為1.6~2.0英寸左右。
●FRONT FORK
沖程量約60~80mm。假若比這個數(shù)據(jù)以上時,舉動變大,影響踩。建議采用有益于減輕重量的氣壓式。
●HARD TAIL(沒有裝避震器)
有些騎手不喜歡裝上后避震時增加重量。有些專業(yè)選手根據(jù)比賽線路的情況,分別使用沒有裝避震器的車子,以及裝有避震器的車子。
●REAR SUSPENTION
付有REAR SUSPENTION的沖程量約3英寸。和采用FRONT同樣的理由,采用氣壓式。備有LOCK OUT機構(gòu)。
●BRAKE
剎車前后都是V剎為主流。XC時能發(fā)揮STOPPING POWER。配件較少,減輕重量。
比 賽 用 D H 系 列
這種車子在非公路上速降,因此各廠家都重視強度。由于這種競技的特性,廠家不會對這種車子考慮到在平地上的騎行,以及一般的斜面上的騎行。使用在這個領(lǐng)域的車子采用最高擋次的配件, 自行車的機能很好,因此騎行技巧要靠選手自已的能力。話雖然這么說,假若想改裝的話,重點應該是探索下降時的機能,那就是「穩(wěn)定而安全地下降」。
關(guān)于車胎的選擇,較好的是慢彈回性(slow rebound)車胎。這種車胎的特征是,當車胎凹進去時,車胎表面的塊狀紋變形的速度慢,彈回性也緩慢。抓地力好像被地面吸進去的感覺。專業(yè)選手對這種車胎的評價不錯。這種車胎有TIOGA的DH PURO,MAKICISU的MOBUSTER,IRC的TAMASI DH等。
最近的DH系列車子的平均速度都有上升的趨勢。為了減輕騎手的疲倦,有些采用STEERING DANPER。
前輪碰到障礙物時,STEERING DANPER能夠抑制避震器無法控制的握把的振動,穩(wěn)住乘騎姿勢。這個配件最適合于那些在拐角處,不是用握把來控制,而是利用重心的移動使車子傾斜轉(zhuǎn)彎的騎手。假若把減衰力的發(fā)生放至最低時,可以變成自由狀態(tài)。根據(jù)路線的配置情況,可以分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