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知更鳥超進化 Pardus瑞豹Robin Evo公路車評測
兩年前,美騎曾為大家評測過瑞豹的知更鳥Robin SL公路車《READY TO RACE?PARDUS瑞豹 ROBIN SL(知更鳥)公路車評測》,均衡的騎行感受,讓人感覺比較滿意。去年,瑞豹與時俱進地推出了全內走線氣動公路車Spark Evo 《碟剎氣動公路車性價比之王 PARDUS SPARK EVO評測》,僅14999元的售價,瞬間成為爆款——畢竟現在車友對全內走線的需求很大。
所以瑞豹在今年對Robin系列進行了更新升級可以說是意料之中。新一代的全內走線綜合型公路車Robin Evo,這款車是PARDUS(瑞豹)定義的全新旗艦款公路車。ROBIN EVO究竟表現如何,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目前Robin Evo僅提供售價為35699元的SRAM FORCE eTap ASX+ZIPP 303S配置整車,涂裝均為Spark Evo同款澳大利亞圣喬治洲際車隊涂裝。涂裝這東西蘿卜白菜,各種所愛,好看與否大家可以自行評判,不過個人覺得騷粉色的辨識度還是很高的,加上灰色漸變更是進一步提升了顏值。
車架的管型非常纖細,后叉下移的幅度不算大,總的來說架型還是非常耐看的。這款車還剛剛獲得了IF工業(yè)設計獎,也可見國際領域對瑞豹的認可(《瑞豹ROBIN EVO公路車摘得IF創(chuàng)新設計獎》)。
Robin Evo采用10%日本東麗T1100 碳纖維,60% T800 高強度碳纖維以及 M40 高模量碳纖維,通過 EPS+乳膠內膜成型技術,精準的碳布切割堆疊,實現了M碼車架僅重750 克。在現今碟剎競賽型車架中,重量算比較輕。
前叉通過纖細的造型和較薄的叉腳,搭配碳纖維材質的升級,實現了僅290克的重量——十分輕盈。
由于碗組下軸承是1.5的,所以纖細的前叉在叉肩處要做個小尾巴造型。UCI認證的Logo打在這個位置雖然顯眼,但個人感覺會破壞涂裝的整體感。但涂裝這個東西,還是那句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是否是你心儀款就要看你自己了。
頭管使用了上下1.5碗組軸承的內走線解決方案,是目前最穩(wěn)妥的全內走線方案之一。
Robin Evo通過Token的Cable Box全內走線碗組來實現碗組內走線。如果不想用匹配的內走線彎把,Token也提供車把部分外走線的碗組蓋。
車架下管又之前的大口徑圓管改進為中等口徑的Kamm Tail管型,提供輕量化和一些氣動優(yōu)勢。下管三個水壺架孔位的設計得以保留,使用單水壺架時可以安裝得更低,降低重心,還有額外的氣動優(yōu)勢。
車架上管使用了變徑設計,頭管上部加大到了1.5,上管與頭管連接的位置看起來也寬了許多。
▲該位置和Spark Evo一樣,帶有圣喬治洲際車隊的Logo
三通部位取消了那個小三角(三角翼結構),將座管夾完全隱藏在上管中;兩根看似纖細卻足夠強悍的后上叉直接連接立管,外觀更加簡潔。保留了輕量舒適的27.2圓座管,給與消費者更多選擇空間,好評。內置坐管夾搭配圓座管比較容易滑,切記在安裝時涂抹止滑劑。
纖細的后上叉,傳統(tǒng)不能丟,可以有效優(yōu)化后部的減震性能。
后下叉則是有明顯改進的地方,從以前粗壯的方形截面,改成管徑細了很多的異型截面,用來降低重量。
由于下管管徑縮小,所以五通規(guī)格改成了68mm寬的PF30。雖然五通窄了,但立管與五通的連接面仍十分大,五通區(qū)域還算粗壯,保證踩踏剛性。
既然立管與五通連接面這么大,而上面有使用27.2口徑,這就意味著異型立管設計得以保留。
▲車架的UCI認證Logo
車架尺寸標簽貼在下管上,表明了水平上管長度、Reach和Stack,非常直觀。
車架的輪胎間隙也是十分與時俱進,可以輕松裝進32mm的輪胎,這可以讓Robin Evo更加全能。
車架幾何方面,Robin Evo可以看出以M碼為分界,小尺寸車架偏激進,大尺寸則相對友善些。
如果使用ROBIN EVO和ROBIN SL兩款產品的幾何進行比較的話,主要有變化的地方有二:一是加長了立管,現在XS碼的立管長度比ROBIN EL的S碼更長,這一定程度減少了座管的外露長度;二是前叉開了兩個模具,提供50mm和45mm兩個偏移量的前叉,確保小尺寸車架也有靈敏的操控。
作為碟剎車架,Robin Evo的后下叉設計為偏短的410mm,來保證車架后部響應足夠靈敏。
總的來說,Robin Evo的車架幾何設計還是很不錯的。
瑞豹不是已經上環(huán)賽了嗎,提供的中立車就瑞豹的
+1
22贊同
+1
22cube c68x 要貴了有一萬了
+1
22沒對比測試過吧
+1
22實在對真空、無勾真空有認知腦洞?淳W上搜的多數文章并不涉及真空胎安裝維護的講解。好像現在無勾真空輪,要使用指定品牌無勾唇真空胎款。另外有人真空胎扎了雖然自補液解決了問題,回去打高壓有漏氣。有些車店幫人裝真空胎,也搞不清應該灌多少所謂事前液。有點奇怪尾頁提到內胎,無勾真空胎也可以塞內胎么。
+1
23真空扎了是不能高胎壓,但能讓你騎回去,一般扎了后打個六七十胎壓還是可以的,可以塞內胎,至于灌多少補胎液,公路一般每個輪30到60ml,當然多點少點都沒多大影響,補胎液不光能補胎,也能防止漏氣
應該是原裝送測吧,用的是無勾真空輪,評測尾頁卻提到有內胎,難道是和zipp PY湊合用的這對輪。內外胎扎了,外胎沒大破損可以沿用;而真空胎扎了,,,事后難道不會總覺得有不確定,會想換掉的么。
+1
22非常關心的車架硬度·,評測·沒提到?
+1
22沒有任何數據,比如三通側向剛性?那些被洗過腦的一說軟,我靠什么判斷?
+1
23坐墊不錯,這種碳板坐墊其實很舒服
+1
22什么價格
+1
22路走窄了。上有tcr老超六斯特拉,還居然標配愚蠢的無勾zipp和掉價的force,氣動綜合就不香么
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