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行業(yè)動態(tài) 企業(yè)探秘 整車資訊 單車裝備 公路車
冬夏奧運齊上陣,秘密武器很“德”意——德國FES的故事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德國隊在場地車女子團體追逐賽中三戰(zhàn)三破世界紀錄,讓人不能不注意到她們所使用的戰(zhàn)車品牌——FES。坊間傳聞說這個FES特別大牌,產(chǎn)品只提供給職業(yè)隊,普通人有錢都未必能買到。這就有意思了……事實到底怎樣,一起來看看。
▲女子團體追逐賽上打破紀錄、拿到金牌的德國隊
歷史:來自東德的“國字號”秘密武器
FES成立于1963年3月1日,車架上簡明的“FES”宣告了品牌的專業(yè)性:FES全稱其實是Institut für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 von Sportgeräten,這一串甚至不知道該怎么發(fā)音的單詞翻譯過來就是“運動器材研發(fā)中心”。
眾所周知,1963年德國是分為東德和西德的,“運動器材研發(fā)中心”便是由東德國家體育委員會主導成立,隸屬于DHfK(德國體育大學)的研究中心,其辦公大樓就位于柏林東部——當時東德政府和文化科技機構都集中在這一區(qū)域。
FES成立的目的是為東德的競技體育運動員研發(fā)定制運動器材,因為當時的運動器材工業(yè)尚不足以生產(chǎn)滿足運動員要求的先進產(chǎn)品。在這樣的背景下,F(xiàn)ES于1965年首次引入“運動員-裝備聯(lián)動”的復雜科研方法,從而為多項運動的國家隊研制運動器材,涉獵領域廣泛,凡是你能想到的那些運動表現(xiàn)受裝備影響的項目幾乎都有他們的身影,例如皮劃艇、賽艇、帆船帆板、游泳、鐵人三項、射擊等夏季項目和滑雪、速度滑冰、雪車雪橇等冬季項目。
從70年代起,F(xiàn)ES正式開始自行車器材研發(fā),期間的進展也與材料科學的發(fā)展密不可分。1984年,F(xiàn)ES推出首款自主研發(fā)的封閉輪,而1987年,碳纖維已經(jīng)被運用到車架開發(fā)當中。
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上,東德運動員奧拉弗·路德維希(Olaf Ludwig)使用FES提供的器材力壓兩名西德車手,在公路車個人賽上斬獲一枚寶貴的奧運金牌。截至這一屆夏季奧運會為止,東德在游泳、賽艇、皮劃艇和自行車項目上分別獲得了38、33、14、6枚金牌,而這背后都離不開FES的支持。
▲1988年獲得奧運金牌的Olaf Ludwig(來源:www.n-tv.de)
德國統(tǒng)一之后,在德國體育聯(lián)合會等機構的倡議下,F(xiàn)ES得到了保留并在內(nèi)部進行改組,F(xiàn)ES研究所贊助機構也在1992年5月正式建成。而如今,F(xiàn)ES的運作資金來源仍然以政府公共部門為主,2020年,德國政府撥給FES的這一款項是728萬歐元,這使得僅擁有不到百名員工的FES本身就像是一個政府機構,但他們同樣也飽含創(chuàng)新的驅動力。
同時,F(xiàn)ES與IAT(Institut für Angewandte Trainingswissenschaft,應用訓練科學研究所)也展開了深入的合作,1996年11月28日,兩個機構的支持協(xié)會合并,運動員與裝備的聯(lián)合更加徹底。
另一方面,盡管我們今天將FES作為一個品牌來討論,但實際上,可以說這個機構看重的并不是商業(yè)利潤,而是科研運轉的高效。所以FES一心研發(fā)原型機,即所謂的“prototype”,只會在技術支持有限或者投入使用的時間較緊迫時才會生產(chǎn)必要數(shù)目的器材裝備。(說白了就是幾乎不量產(chǎn))
上述夢幻聯(lián)動不禁讓筆者想到某些故事情節(jié),畢竟,想想人機合一的高級定制以及場地車賽場分秒必爭的熱血戰(zhàn)斗,是不是一下子就燃起來了?
當下:雖然很貴,但總算可以買到了
接下來我們聚焦場地車,來談談東京奧運會上FES和德國場地車的故事。
FES的資料一向嚴格保密,技術細節(jié)和照片都不多見。但因為UCI要求奧運器材需要公開可購,我們才得以了解更多。
東京奧運會上,德國場地車隊采用的主要車型是FES B20,這也是為專為東京奧運會研發(fā)的最新款車型。
▲B20整車圖(來源:Tour-Magazin)
其中,“20”代表的正是 Tokyo 2020,而上一代的版本則是里約奧運會的B16。相較上一版本,B20的設計看起來更流暢,帶有更加水平的上管和引人注目的裸碳纖維。然而,為德國場地自行車隊做的準備工作并不止于60個輪組和30個車架。負責人尼奇(Nitsch)表示,“器材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與運動員相適應。”
比方說為了與運動員的姿勢相適應,F(xiàn)ES從把立和車把的設計入手解決問題。休息把的設計旨在貼合車手前臂和手腕的形狀,車手可以將手指勾入其中,以盡可能地減小風阻。同時,每一個套件都是由超過400個碳纖維部件組成的,而車上的所有零件都具有高度的個性化特點,使用3D打印技術,利用計算機輔助進行多次風洞測試,最終形成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與前代大不相同的水平上管設計。
外媒Tour Magazin在去年展示了B20款的一些細節(jié),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水平的上管連接流暢(來源:Tour-Magazin)
▲車把設計(來源:Tour-Magazin)
根據(jù)奧運會上場地車項目各個小項的不同特點,F(xiàn)ES對自行車又進行了不同的配置。追逐賽所使用的車型前后輪的軸寬均偏窄,兩個車輪都需要專門配置。具體到這款車型,前軸為70mm,后軸為79mm;此外中軸采用BB30制式,但寬度是54mm而不是標準的68mm。這款車架在官網(wǎng)上的標價是10607.55歐元,前叉則標價6920.33歐元。而可選的大小則是“定制”了。
爭先賽和積分賽使用車型的前軸同樣是70mm,但后部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120mm后軸和68mm中軸。這款車架的可選大小分別為S、M、L、XL四個尺碼,而車架和前叉的價格分別是14143.40歐元和6920.33歐元,這已經(jīng)是本屆奧運會最昂貴的車架和前叉之一,超過了英國隊使用的Hope/Lotus HB.T和俄羅斯奧委會隊使用的BT。
盡管高昂的價格讓普通車友望而卻步,但FES終于從“秘密武器”變?yōu)榱舜蟊娍梢杂|及的軍火庫。想知道車架的秘密?買一個來研究一番吧。
▲座管視角(來源:Tour-Magazin)
軸寬也好,“大餅”狀的封閉輪也好,都是場地車的標配,但怎么攤一張好“大餅”,卻是個技術活。前文提到FES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封閉輪研發(fā),而現(xiàn)在,F(xiàn)ES選擇與NTPT(North Thin Ply Tecnology,世界超輕材料巨頭)展開合作,利用先進的NTPT薄層復合技術來研發(fā)封閉輪,從而達到大幅減輕輪組的重量和提高剛度、強度的目的,相較原來使用的預浸料,剛度重量比提高了25%以上,輪組性能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
在此之前,NTPT技術已經(jīng)在多個領域得到運用,例如理查德米勒的腕表和賽艇外殼、帆船的桅桿、F1汽車的底盤,但在場地自行車領域還算是新鮮。
▲牙盤及后輪視角(來源:Tour-Magazin)
此外,B20的下管和中軸之間的連接設計十分巧妙,延長的鏈條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這是為了大牙盤設計的,這在場地車低阻力騎行的實踐中也頗為關鍵。當然,隨著滾筒騎行臺的普及,我們普通車友附近沒有場地車場館也沒關系,買輛B20回來騎滾筒騎行臺也不是不行。
▲牙盤視角(來源:Tour-Magazin)
結語
FES的故事滿足了我們的不少想象,甚至可以說是刻板印象——東德時期,舉國體制加上體育科技,精益求精的機械制造以及優(yōu)中取優(yōu)的體育人才選拔機制造就了與美蘇并立的金牌大戶。
或許不同的觀者心中有著不同的“舉國體制”,但不管怎樣,東德體育乃至東歐體壇盛世的傳說已經(jīng)隨風而去,而競技賽場上仍然活躍著FES的身影。今天德國運動員仍然在依靠這些器械打破紀錄,挑戰(zhàn)極限,追求著極致的人車合一,穿越那段風云莫測而陰沉的歲月,在光明燦爛的二十一世紀寫下新的故事。
【延伸閱讀】
《冠軍戰(zhàn)車:“最強大腿”弗斯特曼的FES B11-1》
責任編輯:BAMBOO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