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米推出小蟻運動攝像機后,小蟻就一直被各大電子產(chǎn)品網(wǎng)站炒得風風火火,即便小蟻目前只推出了屈指可數(shù)的配套附件,而且依然是像小米手機一樣“你有錢也未必買得到”。我們也是通過各種途徑,最后才搞到了一套旅行版小蟻攝像機。
小蟻運動攝像機的推出,與其當年推出平民性價比智能手機做法非常相似——把Gopro這看似站在云端之上的運動攝像機拉下神壇。當然,承載了小米這一重大使命的小蟻能否再造“神話”,還要看其是否真能打動用戶的心。而在早已讓Gopro占據(jù)大半壁江山的自行車界,小蟻能否成為自行車愛好者的開胃菜?且看美騎君為給各位細細分解。
小蟻官方參數(shù):
品名:小蟻運動攝像機
重量:72g
顏色:都市白、叢林綠
長寬高:60.4mm x42mm X21.2mm
處理器:Ambarella A7LS高性能圖像處理器
感光器:1600萬像素,索尼Exmor R BSI CMOS背照式圖像傳感器
鏡頭:非球面高清光學玻璃鏡頭 / F2.8大光圈 155°超大廣角
重力感應(yīng):ST高性能三軸重力傳感器
防水:機身無;單獨購買防水殼配件,潛水深度可達專業(yè)級40米
格式:高保真 H.264 編碼,MP4格式
視頻幀率:1080P/60fps、1080P/48fps、1080P/30fps、1080P/24fps、960P/60fps、960P/48fps、720P/120fps、720P/60fps、720P/48fps、480P/240fps
錄音系統(tǒng):雙聲道,96KHz采樣,92dBA信噪比。
拍攝性能:1600萬單張照片像素、4608x3456最高分辨率、0.5S/1S/2S,5S/10S/30S,60S,延時攝影時間、3-15s,定時拍攝、7張/秒、運動軌跡拍。
電池:1010mAh
電量顯示:深藍:電量充足;紫色:中等電量;深紅:低電量
存儲:最大支持Micro SD 64G
無線:Broadcom無線模塊,同時支持WiFi及藍牙4.0。
單從小蟻的官方硬件參數(shù)看,作為小米初代的運動攝像機,小蟻的整體性能在運動攝像機已經(jīng)非常不錯。至少從參數(shù)上看無論圖像處理器、光圈、幀率、分辨率都已經(jīng)屬于目前攝影和攝像的主流層次。從這層意義上,小蟻用作自行車騎行影像記錄,參數(shù)上已經(jīng)是不需要在意的問題。那么實體表現(xiàn)如何?
官方報價:標準版399,旅行版499(帶自拍桿)
機身做工
小蟻的機身做工,可以用“玩具感”非常強來形容。以至于美騎網(wǎng),所有第一次見到小蟻真機的小伙伴們第一感覺都是“好像玩具”;诔杀驹颍∠伒臋C身做工只能算一般,機身前方面板與主殼的結(jié)合處能看到比較明顯的接縫,按壓前面面板,能感覺到面板結(jié)合處并非非常嚴密,機身材料略顯單薄,整機給人比較脆弱,耐用性不高的感覺。
相對于目前在市場上價位更高的運動攝像機,如GoPro和SONY AS100V、AZ1這些捏起來堅如磐石外殼,小蟻在質(zhì)感上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不過,想一下399元的標準版售價,小蟻的做工還是對得起這樣的價格的。只是對于自行車運動來說,機身不夠堅實,顯然給不了你太多的安全感。
機身細節(jié)設(shè)計
小蟻的機身在底部設(shè)計了標準的三腳架安裝螺栓,這意味著,小蟻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裝在標準的三腳架和自拍桿。該設(shè)計與Sony運動攝像機一樣,使用非常方便;不同的是,Sony的AS100V之后的機型,機器本身具有防潑水設(shè)計,且有專門的保護鏡頭的小配件。小蟻的機身電池蓋、存儲卡蓋等位置并沒有防水設(shè)計,直接安裝在自行車支架上使用,由于防水問題,并不現(xiàn)實。另外,由于暫時沒有單獨的鏡頭保護,直接裸機裝在自行車上使用也并非明智之舉。
機身后背的電池蓋采用了卡緊的設(shè)計,不過做工比較一般,用久之后,容易出現(xiàn)松動。存儲卡/接口蓋直接插拔設(shè)計,沒有鎖緊結(jié)構(gòu),靠數(shù)據(jù)傳輸接口與蓋子的塑料摩擦緊固,由于精度原因,采用同樣設(shè)計的Gorpo明顯卡的緊很多,而小蟻的輕輕一撬就能弄開。顯然,用作自行車車載攝像時,小蟻也是必須使用防水外殼,否則一趟騎行過后,可能存儲卡/接口蓋都不見了。
機身背部的電池蓋和存儲卡/接口蓋完全沒有防水設(shè)計
機身按鈕與外殼的結(jié)合縫隙不算非常嚴密,使用過程中,比較容易感覺到按鈕較為松動,實際的按壓操作沒有很實在的感覺,使用一段時間,按鈕有時有失靈的感覺,操作體驗很一般。
鏡頭設(shè)計
小蟻的鏡頭角度為155°,相對于Gopro和SONY AS100V的170°,視角范圍相對窄一點點,不過差距不太大。也正是角度視角的稍窄,讓小蟻有在鏡頭沒有那么明顯的”魚眼”外觀,對比Gopro 4和SONY的運動攝像機,鏡頭突出不那么明顯,使用過程中相對不容易觸碰到鏡頭,對于鏡頭保護有一定的好處。155°的角度范圍,作為自行車運動攝像來說,也已經(jīng)足夠。
Gopro 4的鏡片明顯比鏡身突出,而小蟻鏡片幾乎被保護在鏡身內(nèi)
操作設(shè)計及提示
小蟻的按鈕設(shè)計與Gopro 4非常相似,均為3個按鈕設(shè)計,就連操作方式也極為相似。小蟻機身前側(cè)按鈕為電源和模式切換按鈕,機頂側(cè)按鈕為圖片和視頻拍攝開關(guān),左側(cè)按鈕為Wifi功能開啟和鏈接開關(guān)。對于熟悉Gopro操作的小伙伴來說,小蟻的操作會顯得非常簡單,相對Gopro,其功能少很多,只有攝影和攝像模式切換,操作也更簡單。即使對于新手來說,小蟻也非常容易上手。簡單的操作設(shè)計,對于在戶外騎行來說,能提供很好的拍攝便利性。
小蟻與Gopro 4體積和外觀設(shè)計比較接近
Gopro4機身左側(cè)為接口,小蟻將WiFi按鈕設(shè)置在了左側(cè)
Gopro4機身右側(cè)為設(shè)置快捷鍵,小蟻右側(cè)沒有功能設(shè)計
取景顯示以及機器設(shè)置
小蟻本身并沒有顯示屏設(shè)計,取景顯示只能夠通過WiFi和藍牙鏈接其他設(shè)備,拍照可以保存占空間很小的縮略圖到手機上,利用手機查看顯然比在小小的運動攝像機屏幕方便不少,只是分離的取景構(gòu)圖,有時候感覺不太直觀。
小蟻機身操作僅限于拍攝與模式切換,其他的功能只能夠通過APP連接設(shè)置。這樣的設(shè)計將機器設(shè)置與機身完全分離,讓機器操作變得簡單,同時減少了顯示器的體積和重量,節(jié)省了機器的制作成本,不過取景變得相對麻煩一點。
對于自行車騎行記錄來說,或許這樣的設(shè)計利大于弊。因為自行車車載拍攝,你并不需要時刻都看著顯示屏,騎行時也不可能修改設(shè)置,在安裝時需要確認一下構(gòu)圖角度以及設(shè)置就好,手機APP的鏈接,可以非常直觀地完成設(shè)置。機器節(jié)省的體積與重量,在實際騎行拍攝過程中,能讓機器更好固定,以及固定得更穩(wěn)定。
小蟻的手機App界面
指示燈
小蟻除了右面,在其他5面都有提示燈設(shè)計,非常實用,這方面應(yīng)該也是借鑒Gopro的經(jīng)驗。電源處的環(huán)狀提示燈為電源電量提升:深藍表示電量為50%-100%;紫色為15%-49%‘紅色為0-14%,單從三種顏色的顯示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但沒辦法提供很精確的電量信息。要查看精確的電量顯示,則需要與APP鏈接后,在移動設(shè)備上查看。機身上、下和背面為拍攝模式和狀態(tài)提示燈(紅燈),保證在多個角度均能看到拍攝狀態(tài),左側(cè)為藍光WiFi指示燈。通過不同顏色的燈光和閃爍情況即可判斷機器狀態(tài)。不過,由于拍攝模式和狀態(tài)提示燈的亮度比較弱,在室外拍攝時并不容易看清是否亮燈。
實際拍攝測試,小蟻雖然做了省電的設(shè)計,但實際連續(xù)拍攝,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持久。實際一個多小時,電量已耗盡,并且發(fā)熱量比較大。
小蟻機身電源周邊的環(huán)狀燈設(shè)計,非常美觀,不過,這個設(shè)計應(yīng)該會浪費不少電量。
后面和頂部都設(shè)置了同步的指示燈
機器底下和后面的指示燈
左側(cè)面藍色的WiFi和藍牙連接指示燈
重量
帶電池和存儲卡裸機稱重,小蟻實測重量為69g,而Gopro4的實測重量為80g,Sony AS100V為90g,Sony AZ1為61g。從重量來說小蟻屬于較輕的級別,在自行車騎行拍攝中,尤其是安裝在頭盔的視角,10g的重量差距已經(jīng)能夠帶來比較直觀的感受差別。在裸機重量上,小蟻的表現(xiàn)還算不錯,當然,這還要看其外殼附件的重量。因為自行車騎行拍攝,不太可能不安裝鏡頭保護附件,喜歡一次性使用攝像機的土豪除外。
小蟻和Gorpo 4帶電池和存儲卡實測重量
Sony AZ1和AS100V重量
防抖表現(xiàn)
小蟻機身本身并沒有防抖設(shè)計,運動拍攝能較真實反應(yīng)拍攝運動。實際測試,雖然沒有防抖功能,實際騎行的震動對于畫面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畫質(zhì)表現(xiàn)
關(guān)于畫質(zhì)表現(xiàn)上,我們分別對圖片拍攝和視頻拍攝進行了截圖。
小蟻圖片拍攝
Gopro 4圖片拍攝
SONY AS100V圖片拍攝
三臺機器的圖片拍攝性能在原圖中,很容易看出,Gopro 4在各方面均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小蟻Gopro 4的色彩風格較為接近,不過SONY AS100V更接近真實色彩。畫面的銳度,小蟻和SONY AS100V較為接近,但與Gopro 4有較明顯的差距。角度方面,能明顯看出小蟻的角度窄一些,不過已經(jīng)夠用了。
小蟻視頻截圖
Gopro 4視頻截圖
Sony視頻截圖
從視頻來看,小蟻的視頻質(zhì)量與Gopro 4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距,不過作為初代的機器,這樣的視頻質(zhì)量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SONY AS100V的視頻白平衡色彩依然更真實。
Gopro4 與小蟻對比拍攝,由于沒有防水外殼,只能采用不太明智的方式安裝小蟻
小蟻與SONY AS100V對比拍攝
附件
從小蟻首次推出版本主要為標價399的標準版和499的旅行版。兩個版本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是否配置自拍桿。而小米已經(jīng)放出消息,未來將會有上百種的附屬配件,但目前并沒有太多適合自行車使用的附屬配件,至于未來會不會很多,還不確定。小蟻曝光的防水外殼配件與Gopro 4非常相似,不過由于小蟻的尺寸比Gopro 4的尺寸稍大,并不能使用Gopro的防水外殼。而安裝支架是否兼容,由于我們沒有小蟻的防水外殼,暫時無法驗證。
小蟻的自拍桿采用了類似金鐘CL結(jié)構(gòu)(直接緊湊型腳管)設(shè)計,可以做到瞬間伸縮,重量輕,使用非常方便,實測重量181g。用作圖片自拍,這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產(chǎn)品。對于自行車騎行的偶爾自拍來說,能提供一定的方便,只是這個的使用率會非常低。
小蟻是否適用自行車運動?
作為初代的產(chǎn)品,小蟻在硬件參數(shù),重量,以及圖片和視頻拍攝畫質(zhì)來說,均有較大的市場競爭力。這也是符合小米公司對于小蟻運動攝像機的高性價比定位。不過,整個機器的做工,外殼材質(zhì)以及按鈕耐用度上可以說是小蟻的硬傷,甚至可以用“無力吐槽”來形容。也難怪有人提出“即使399,也不會買小蟻”的觀點。另外,其電池的續(xù)航能力也亟須提高。
初代小蟻給人的整體印象是“擁有強大的核心,但外在羸弱”。對于自行車運動來說,小蟻的機身沒辦法給你足夠的安全感。
在附屬配件方面,小蟻很顯然并沒有把自行車運動作為首推的對象,推出的旅行版僅為附帶自拍桿,防水外殼也并非標準配件。在沒有防水外殼,沒有安裝支架的情況下,小米目前還不是非常適合自行車運動拍攝。如果小蟻的防水外殼足夠堅實,并且在后期推出足夠多的適用于自行車的配件,在自行車運動拍攝方面,能彌補機身脆弱的缺陷,算是廣大自行車騎行愛好者的福音。
對于自行車運動來說,小蟻的定位和概念都非常符合自行車運動拍攝的要求。從第一臺試水的機器表現(xiàn)力來看,小蟻對于自行車運動記錄來說,確實是“一盤好菜”,只不過,作為初代產(chǎn)品來說,“這盤菜還不是很熟”。小蟻依然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筆者希望小米公司未來在小蟻的機身做工,續(xù)航能力,以及按鈕耐用性上多下點功夫,給大家?guī)硪豢钚阅軓姶,同時更堅實,更耐用的運動攝像機。縱然399的單機價格不能要求太高,但如果小蟻的其他方面能做得更好,相信稍微再貴三兩百塊,也還是有很多人樂意去擁有的。
責任編輯:Dran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