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深入北極700公里[3]丹麥女孩
一進丹麥,我連路牌都不認得了。不過實話說,丹麥的自行車道路真的很發(fā)達。德國的自行車道通常只在馬路的一側(cè)才有(我是指連接城市之間的公路),但是在丹麥,兩側(cè)都有自行車道。而且德國自行車道和機動車道通常是有綠化帶隔離開的,或者自行車道干脆就在人行道上用不同顏色的磚標記開。但是丹麥的自行車道跟汽車道就在一起,瀝青也是同樣質(zhì)量,而且分隔自行車道和汽車道的,是單實線,也就意味著,互相不允許越線。丹麥的駕駛員超自行車的時候,全都把車距拉的特別大;旧纤麄兌际情_到對面車道上去,超過我之后,再開回來。所以快歸快,只要你不撒歡,安全肯定有保障。
不過丹麥車道好歸好,就是沿途起伏有點多。我訂host的時候腦抽了,沒看到底多遠,結(jié)果在小土坡上上去又下來,消耗了很多體力,一天下來翻了不下20個長坡,118KM走的極其痛苦。好在膝蓋已經(jīng)好了很多,雖然前兩天為了避免左膝蓋疲勞,我用力的時候盡量向左傾斜身子,結(jié)果今天早上起來左側(cè)腹股溝很酸痛。不過上了自行車也不覺得那么厲害了,休息一下就沒事了。
大概騎了30公里左右的時候,在一個長上坡的過程中,右腿膝蓋突然又開始疼了。是一下子回到了第一天最疼的那個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我用力過度了吧。停下來休息了一會兒,還是不見好轉(zhuǎn)。千里追風(fēng)油早上出門的時候就涂了,現(xiàn)在也沒作用了。沒辦法,只好拿出馱包里帶的布洛芬,吃了一片。
一路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反正我只有喘氣和出汗的份,還好吃了布洛芬后就感覺不到疼了。進了Haderslev,一個大叔從后面趕上來,主動跟我搭訕,問我哪的。然后就聊開了。他告訴我他收養(yǎng)了兩個越南孩子,每收養(yǎng)一個,他都要交25萬克朗。他在一家丹麥搞通風(fēng)設(shè)備的公司里工作,一年正好掙25萬克朗。我一算,這倆孩子就是50萬啊,一克朗跟一塊人民幣差不多。這大叔是在赤裸裸地炫富嗎?但是收養(yǎng)孩子為毛要交這么多錢?這跟拐賣人口有啥區(qū)別?歐洲人天天說我們中國的計劃生育咋的咋的了,我們好歹是自己生的,你們這收養(yǎng)別人生的還得交那么多錢。要是我,寧愿交錢自己生……
晚上7點多,我到達了之前聯(lián)系好的host家。房東叫Marianne和Heidi,她們兩個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環(huán)游者,用各種交通工具,到過世界上各個大洲。從丹麥騎行去過尼泊爾,還騎行過阿根廷和智利一直抵達南美洲最南端的烏斯環(huán)亞,在歐洲境內(nèi)的就不必贅述了,幾百公里的騎行不勝枚舉。而且今天host完我之后,明天她們倆就要去法國參加一個自行車賽了。我把車子停到她們地下室的時候看了一下,她倆每人各有兩輛車(之前每人3輛,賣了倆):分別是兩輛Cube的公路車,兩輛Koga Miyata的World Traveller。我對公路車無感,但是看著她們的Koga,我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感興趣的可以搜搜,這是一個很牛叉的荷蘭自行車品牌,在旅行車界大名鼎鼎,車架純手工制作,終身質(zhì)保(我沒收廣告費)。
吃完飯Marianne還問我想不想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這周圍有個峽灣。我欣然應(yīng)允,然后帶上相機和自拍桿就出發(fā)了。Vejle是丹麥第九大城市,有5萬5千人(就是一個鄉(xiāng)的水準嘛)。峽灣真漂亮,沿著海邊是盤山的公路,當(dāng)然伴隨著自行車道,我們出去的時候已經(jīng)9點43分了,太陽還沒下山。深藍色的天空,在與地面交接的地方變成了橘紅色,完美的過渡,加上海面上反射出來的粼粼波光,好像無數(shù)金箔灑在了夢里。
早就有耳聞,北歐國家的野營幾乎到處都是合法的,不像歐洲其他國家,會有警察來驅(qū)趕。但是這次Marianne給我看了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在丹麥有很多免費的Shelter,我也不知道確切地該怎么翻譯。類似于宿營地,但是不同于收費的那種房車營地,沒有那么全面的設(shè)施;但是不用自己搭帳篷,旁邊有廁所,有干凈的飲用水源,還有生火的火盆,旁邊都有免費的木柴!之前我從來沒見過。而且,這些東西都可以在一個app上面看到,并且可以提前預(yù)定,每個shelter的配置都可以在線看到:可以帶狗,可以拴馬……簡直不敢相信!
Marianne和Heidi一路上給我講述各種關(guān)于Vejle的歷史或者建筑,或者她們自己的故事,我聽得很認真?赐陯{灣,Marianne又開車帶我看了Vejle的富人區(qū),老城區(qū),還有Vejle的一個爛尾的住宅項目,一個建在峽灣旁邊擁有無敵景觀的住宅項目。一共設(shè)計了5棟,結(jié)果蓋起2棟之后,遇上09年金融危機,開發(fā)商破產(chǎn)了,F(xiàn)在只有那兩棟里面住著人,旁邊有三棟樓房的空架子,還有周圍堆了一地的建筑材料,至今已經(jīng)六七年了,挺可惜的。
晚上回家之后,我把我們在觀景平臺拍的照片用打印機打印出來送給Marianne,她高興得不得了。之前看過一個電影的簡介,電影的名字叫《丹麥女孩》,這也是我用來作為這篇游記的題目的原因。估計眼尖的閱讀者已經(jīng)能猜出來了,Marianne和Heidi是一對同性戀夫婦。我也沒有問她們,但是能感覺出來,因為她們車架上貼的姓名,姓已經(jīng)都一樣了。她們是我接觸過的最偉大的女性,熱愛所有種類的騎行:山地,公路,旅行。雖然并不是高收入人群。但是她們的經(jīng)歷就像她們在Facebook上的用戶名Danish Worldventurer一樣,每個大洲都有她們車輪的印記。而且她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賣掉了房子,準備下一次的騎行,為期一年半,打算去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我很欣賞她們勇敢的精神,也許她們中的一個應(yīng)該是個男兒身,不過生錯了而已吧。
最后說一下關(guān)于我這幾天的住宿,都是我在Warm Shower上提前聯(lián)系好的。這是一個騎行者的互助平臺,上面的host幾乎本人都是騎行愛好者,比如Franziska和Klaus,Marianne和Heidi,Carola可能不是,不過她說她的孩子們在世界各地游玩也得到了別人的照顧,所以她想回報些什么。
推薦閱讀:
深入北極700公里[6]好風(fēng)景,高物價,這很瑞典?
責(zé)任編輯:Max
上一篇:吃最重要!臺灣10大知名夜市盤點
下一篇:返回列表
超娃兒,1990年生,山西朔州人。畢業(yè)于德國漢堡工業(yè)大學(xué),現(xiàn)定居于德國南部。愛好戶外,騎行,DIY。曾獨自從漢堡分別騎行到挪威北角和瑞士巴塞爾。疫情期間把一輛1972年產(chǎn)退役消防車改裝為露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