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2020年東京奧運路線——“霓虹”3日騎行游記Day 1
美騎編輯按:當日常社畜的生活撕開了一道口子,給自己三天的時間通過騎行去感受日本富士山的壯美,并和偶遇的臺灣小伙伴相互拉爆的騎行之旅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們的作者昌里東路康塔多將為大家分享。
早上還在東京的街道拎著自行車箱趕飛機,現(xiàn)在已經(jīng)坐到電腦前。趁著社畜的日常還有兩天才會到來,抓緊時間記下這次去日本騎車的零碎記憶。
這次日本騎行,總共三天,東京——山中湖——河口湖——富士山——箱根——鐮倉——東京,總里程346公里,爬升4223米。
▲(歡迎strava互粉點贊,賬號:Zhihao Wang)
原本我計劃一個人騎,騎行前2個月我在strava上畫了三條路線,提前安排好了在富士吉田和箱根的住宿。
▲strava上畫的路線圖
沒想到出發(fā)前3周收獲隊友一枚,來自臺灣的退伍真男人——Ann,本來想著多一個朋友都一份照應(yīng),沒想到連吃三天“拉爆”;氐綎|京后,Ann跟我說這次還挺輕松的,下次挑個更莽的路線再來。我……黑人問號???
▲(左:Ann,右:我)
Day 0:東京組車
住我們選在了赤坂,成田機場到站后做skyliner到上野后換地鐵到赤坂入住已經(jīng)是28日晚上8點多了,省略兩頓酒局+一次晨跑+一次攝影展,29日下午在酒店門口開始組完車發(fā)現(xiàn)便攜手沖打氣筒忘了帶……只能推著車到3公里外的車店借打氣筒,期間路過了三家車店算是意外收獲(后面會單獨開一篇講車店)還買了一點需要的裝備就回去休息了。
Day 1:東京——山中湖——河口湖
▲出門就沒電了,功率是假的。
30日出門的定妝照如圖,其中最重要的香蕉出門五分鐘后就顛掉了,其他裝備將支撐我完成3日的騎行。
▲以上出現(xiàn)品牌均未贊助本人
由于住得比較近市中心,出城就走了1個多小時,東京市區(qū)的紅綠燈簡直每個都必停。耐心逐漸被消耗殆盡,終于要進山了。
▲隨處可見的斷路鐵道
▲河堤路騎得很舒服
▲找到個上坡適合拍低角度,苦于沒有200mm焦段的鏡頭
第一天的路線選擇的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公路大組賽的前半程:東京——山中湖。一路上坡只要經(jīng)過天橋,就會看到有2020年奧運路線的說明。雖然是起伏路,但日本的山路的坡度很少小于5%,出門40公里功率計就沒電的我感到非常崩潰。
▲過了這里就是下坡了
后半程的路線比賽會重新進入山路,沿富士山SKYLINE登上富士山南麓,到達比賽最高點(海拔1452米),然后返回御殿場,并進入小山町-富士賽車場繞圈。這段路線和我住的河口湖方向相反而且爬升很大,另外爬升太變態(tài)考慮到第二天的富士山就放棄了。
▲東京奧運男子組公路賽路線圖
一路上騎車的日本小哥都很多,而且普遍很強,每次試圖跟一波節(jié)奏都被羞辱一番,上坡跟不住,下坡又慫,不說了,上海馬拉松后好好騎車訓(xùn)練。
中午在山口湖前的路邊找了家本地農(nóng)家樂吃了溪魚定食才1100円,門口還有停放公路車的架子,很貼心。
▲這很日本
路邊基本上每5公里就會有一處自動售貨機,補給完全不用擔心,在日本我還沒有看見過不工作的自動售貨機。另外提一句,即使是鄉(xiāng)下自動售貨機邊的垃圾桶里也都只會有空瓶,可見日本人對垃圾分類的執(zhí)行真的很徹底。
▲被拉爆懷疑人生中的我
抵達山口湖,天氣好的話其實就看得到湖對岸的富士山了,可惜當天下午天氣不好只能看到一點點山峰。因為比較晚了,就沒有過多停留。穿過富士吉田的市區(qū),到達了第一天的終點河口湖的民宿。
民宿老板和安倍晉三合過影,自己還有一輛specialized山地車,又玩潛水又滑雪的,也是一個cool boy。民宿的浴室還能用富士山的山泉泡澡,真的很幸福了。
第一天的路程本以為不會太累,但是實際坡度還是讓平原地區(qū)菜雞很難接受,大家在騎行前一定要提前規(guī)劃好路線,或者用Google Map車輛導(dǎo)航,同時避開收費道路和高架封閉路段。以避免誤上高速,日本的高速真的很容易走錯,如果到了收費口被攔下,有了記錄那可能下次就來不了日本了。
一杯本地IPA下肚,第一天的行程告一段落了。
責任編輯:小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