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裸体操逼昂昂昂嗷嗷,国产三级农村妇女系列,大乳少妇嫩逼露奶头视频,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騎行游記

菲兒的滇藏線獨行日記(二)陽光常在,和風常來

作者Fier斐兒獨行滇藏線,從借車到出發(fā),從買裝備到學習修車,“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背后都是平時的日積月累”,美騎網(wǎng)每周五連載,歡迎評論支持。

菲兒的滇藏線獨行日記(一)出走的理由


距離拉薩1314公里處,離開云南界,進入西藏的第一站,芒康鹽井。

長下坡、平緩路,讓100KM也沒有磨滅第一天騎行的激情。一路甚至沒有過多的休息,但最后3KM的大斜坡加上日落前的橫峰 ,還是體會到了HC坡度的恐怖。擋位調(diào)到最小依舊爬不動,下來緩步推車,鹽井村就在眼前,這段陡坡推了1小時。想起朋友說“一旦開始推車就完了“(后來才知,推車才是常態(tài)),開始擔心后面幾天愈加變態(tài)的埡口。

終于抵達鹽井檢查站,幾位警察好奇的盯著我說,“最近騎行來的就你一個”。

聽名字便知,鹽井,特產(chǎn)井鹽。

鹽井境內(nèi), 瀾滄江河谷兩岸,分布著幾十口天然鹽泉,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據(jù)說唐朝以前生活在這里的人就開始壘石固水,汲鹵曬鹽。而鹽井的獨一無二便在于這個“曬”字。

曬鹽本身并不獨特,自古以來海鹽 、湖鹽多采用曬鹽法制鹽。 比如近年火爆的茶卡鹽湖、 茫崖翡翠湖,還有東臺、西臺、大柴旦等等等等,無不是一望無際,大氣壯闊。水天一色的湖面,經(jīng)大西北的烈日和風的干燥加工,變成大片大片白色鹽海。但內(nèi)地井鹽的制鹽法,多為深鉆鹵井、取鹵煎鹽,“煎”意味著要有火和器皿。而鹽井仍沿用著最古老的的曬鹽技術,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萃取大自然的饋贈。

▲西藏鹽井千年古鹽田

為了最大效地率汲取鹽泉鹵水,鹽民們將鹽田就近架于江畔泉邊,用圓柱撐起大大小小的方形平臺,即是曬鹽場。 層疊錯落的鹽田堆在懸崖上,亂中有序,既要利用起有限的峽谷崖壁,又要保證每一塊曬鹽場的充足光照。鹽農(nóng)在迷宮般的鹽柱間穿行作業(yè),從那些只有他們才熟知的洞口消失,又從另一個洞口出現(xiàn),非常巧妙。3000多塊大小各異的鹽田分布在狹窄的河谷兩岸, 臨江倚崖,鱗次櫛比。俯視下,綿延1.5千米的曬鹽場猶如微微泛著橙紅的巨大眼影盤,十分震撼。和大自然壯闊的鹽湖帶來的震撼不同,這塊“眼影盤”講述的是代代相傳的鹽農(nóng)智慧和往日的輝煌。

CoUBYGAwpmmAc9GgAAtUDINr6uM860.jpg

不難發(fā)現(xiàn), 鹽田上工作的,幾乎全是女人。從一千多年前開始,生于斯長于斯的她們,便從母親那里習得采鹽的生計。而鹽井的男人們,則負責將曬好的鹽巴馱到云南的香格里拉、麗江,四川的巴塘、康定 , 或著西藏的昌都賣掉。

陽光照進瀾滄江峽谷的時間要比外面更晚一些,早上的江水冰涼刺骨。 鹽池水面平整如鏡,倒影著金色的山頭,也倒映著女人們佝僂的身影。也許她們并不知道,自己代代相傳,延續(xù)生命的生計,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原始手工曬鹽技藝。鹽巴女人,也成了這獨一無二風景線的一部分。

就這樣,她們每天至少要背五六十趟,甚至上百趟。等高原的陽光和峽谷的微風將鹽鹵中的水分帶走,她們再來到曬鹽場上,腰彎了180度,一下下,把曬干的白色鹽巴刮成一朵花的形狀。

如今, 鹽田間支起了根根電桿,有了水泵抽水,鹵水運到鹽田的辛苦工作不再需要女人們肩挑背扛。水泵將鹽泉的鹵水抽入自家壘好的鹽池 ,等一兩天,直到濃度飽和,再將鹵水灌入層層疊疊的曬鹽場。曬鹽架上,紅泥圍堰,再鋪細砂。細砂透水,留下的鹵水經(jīng)過陽光的烘烤,蒸濃結晶,即得食鹽。日積月累,滲透到架子下面的鹽水也結成了長長的鐘乳狀空心鹽柱,遠遠望去,猶如寒冬臘月的冰凌。由于年年雨季洪水沖蝕, 鹽田每隔一兩年就要翻修一次。鹽架所用木頭,是當?shù)厝暌陨蠘潺g的松木。石塊和沙土也就地取材,和江邊的鹽泉一樣,這些都是高原的饋贈。

鹽井一年之中只有一半的時間可以曬鹽,而四月是最好的曬鹽季節(jié),能曬出一種略帶粉紅色的鹽,又因正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也稱桃花鹽,這是鹽井品質(zhì)最高的鹽巴。參觀鹽田 ,盡量避開7-9月的雨季。屆時鹽池灌滿雨水,曬鹽工作被迫停止。 鹽田里沒有了勞作的鹽農(nóng),卻多了許多在鹽池里嬉戲、跳水的孩子, 鹽田便成了他們的水上樂園。

鹽井的位置說是滇藏茶馬古道的咽喉部位一點也不過分。歷史上鹽井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滇茶運往圣城拉薩的必經(jīng)之路;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包容的鹽井人民,造就了多文化共存的精神家園。如今,納西族的東巴教、藏族的藏傳佛教和天主教和諧地共存在這個鄉(xiāng)鎮(zhèn)中。

傳說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曾多次為爭奪鹽井食鹽而發(fā)生過交戰(zhàn)。最后格薩爾王戰(zhàn)勝了羌巴,占領了鹽井。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自此鹽井鹽田便一直由納西族管理。今天,鹽井成為西藏境內(nèi)唯一的納西人村落,也是除云南外少數(shù)的納西族聚集地。只不過這里年輕的納西族民們穿藏服,說藏語,生活方式基本藏化。

19世紀中葉,外來天主教士從印度進入西藏 ,沿著滇藏茶馬古道來到鹽井,將西方的天主教堂帶到了這個橫斷山的峽谷古鎮(zhèn)。鹽井天主教堂成為西藏唯一保存下來并持續(xù)使用的天主教建筑。在村民不足一千名的上鹽井村,甚至能看到耶穌和釋迦摩尼像共處一室的神奇畫面。這里的傳教士穿的是藏裝,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經(jīng)》,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筑風格,連在圣母瑪麗亞像前敬獻的都是藏族傳統(tǒng)的哈達。鹽井天主教堂,也成為鹽井除了鹽田之外的最吸引人的景點。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四棟二樓小腦斧

上一篇:環(huán)華走四方(1)出發(fā),一路向“北”,三天跑了500公里

下一篇:八方 X 宇宙電動:人和車的極限在哪里?

大家都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復 登錄  |   注冊

您還可以輸入200
  • 熱門評論
  • bjcnhh 2022-05-30 16:19

    有風景有歷史,游記寫的真好。

    +1

    22
    回復
    舉報
  • 在路上... 2022-05-15 14:25

    曾經(jīng)走過

    +1

    22
    回復
    舉報
  • hkpcs 2022-05-14 21:43

    好神奇的制鹽法。

    +1

    22
    回復
    舉報
  • 麻辣車手李二狗 2022-05-14 09:56

    粉紅色的鹽據(jù)說有壯陽的功效

    +1

    22
    回復
    舉報
  • 劉子光 2022-05-13 17:41

    有一說一,手工制鹽只剩下情懷了,無論質(zhì)量產(chǎn)量都比不上機制鹽,也許成為景點才是鹽井最好的結果

    +1

    22
    回復
    舉報
  • 全部
  • kingfar 2022-05-13 17:10

    傳說中的“手工古法”制鹽么?

    +1

    22
    回復
    舉報
舉報成功,管理員會盡快核實及處理
安全提示

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推薦騎客

推薦文章

熱門推薦

沾益县| 申扎县| 镇赉县| 邢台市| 海盐县| 外汇| 买车| 信宜市| 新邵县| 汾阳市| 华亭县| 神农架林区| 西昌市| 繁峙县| 独山县| 山东| 昌乐县| 边坝县| 前郭尔| 新巴尔虎右旗| 从江县| 阜新市| 铜山县| 扎兰屯市| 临海市| 静乐县| 丰台区| 建水县| 佛冈县| 普安县| 郎溪县| 霍邱县| 印江| 仁寿县| 淮安市| 西宁市| 白山市| 纳雍县| 扶余县| 汨罗市|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