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一篇文章讀懂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前世今生
最后,目前常見的電動助力自行車都有哪些?它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在國內的發(fā)展如何?
電動助力自行車在日本從最初誕生到現(xiàn)在都是使用以力矩傳感器為核心的“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并且已經更迭了多代,依然保持全球領先的地位;德國的跟進速度很快,目前在技術上基本可以與日本比肩,當然有不少觀點認為德國已經實現(xiàn)了超越;電動助力自行車進入中國之后走上了另一條發(fā)展道路,因為基本沒有企業(yè)去研發(fā)核心的“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而購買日本德國的系統(tǒng)又過于昂貴,因此在經過了10余年的野蠻生長后,如今中國的城市及鄉(xiāng)村大量穿梭著的是大量包裹著塑料裝飾件的摩托化外觀的電動踏板車,已經成為交通事故多發(fā)的頑疾,目前北上廣深中,廣州深圳已經全面禁止此類車輛上路,而北京也在開始限制。
雅馬哈YAMAHA的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已經更迭了多代
目前八方BAFANG以及輕客TSINOVA屬于中國少數(shù)可以獨立研發(fā)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的企業(yè),掌握了核心的力矩傳感器技術以及相應的算法,八方BAFANG的中置電機系統(tǒng)已經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而輕客TSINOVA還另辟蹊徑,開發(fā)出更為模塊化的VeloUP威履智慧動力系統(tǒng)。更值得注意的是,輕客TSINOVA在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的實用化方面取得突破,所開發(fā)的系統(tǒng)可以收集用戶的騎行數(shù)據(jù),進行深度學習,這也就意味著隨著個體用戶使用時間的增長以及整體用戶的增多,輕客的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助力的提供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比例提供,而是按照個體用戶的使用習慣去匹配,在人機交互上達到新的高度,很好的解決了困擾博世BOSCH、雅馬哈YAMAHA等企業(yè)多年的低齒比助力不夠線性的難題。
輕客TSINOVA的模塊化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
雖然屬于不怎么受關注的品類,但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中國也一直有所發(fā)展,因為力矩傳感器以及相應的系統(tǒng)研發(fā)門檻過高,所以不少另辟蹊徑的替代技術也因此而誕生,主要在于傳感器的替代以及可實現(xiàn)的簡化算法,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后軸勾爪傳感器、扭簧傳感器、以及轉速傳感器,但這些傳感器與力矩傳感器均有較大差距,所以大多都是用于低端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其中后軸勾爪傳感器表現(xiàn)較好,扭簧傳感器則差強人意,而轉速傳感器因為體驗太差基本只有最低端的產品才會使用。
后軸勾爪傳感器其實就是安裝在自行車后鉤爪的壓力傳感器,它可以檢測壓力,與力矩傳感器直接測量力矩有不小的差異,性能上有所不如,但已經屬于最為接近的技術。
后軸勾爪傳感器結構圖
不過,由于安裝在自行車受力最大的后輪中軸與車架的轉接處,因此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就是壽命較短,一般路況下使用一年左右就會報廢,而且怕摔。它的技術門檻不高,并且生產成本低廉,所以也有不少品牌使用,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BH以及GIANT的低端電動助力自行車產品(BH的中高端產品使用博世BOSCH系統(tǒng),GIANT的中高端產品使用雅馬哈YAMAHA系統(tǒng))。
BH EVO SNOW 29" PRO使用后軸勾爪傳感器(并不便宜)
扭簧傳感器是在牙盤中內置霍爾傳感器,并使用多根彈簧結構,其實就是將電動自行車的擰把安裝到了牙盤中,蹬踏越用力,壓縮彈簧也就越多,霍爾傳感器也就探測出磁場變化,因而輸出更多電力給電機。
但這并不是真實的去測量“力”的大小,而且霍爾傳感器本身的精度有限,助力的提供也就會有很明顯的延遲現(xiàn)象,在騎行是會有明顯的力量沖擊感,造成騎行體驗比較差,并且不夠安全。更因為彈簧結構的加入,曲柄與牙盤之間就會晃動,進一步劣化了騎行體驗,因此很少有品牌使用這種傳感器。
轉速傳感器有多種類型,最簡單的就是兩塊兒磁鐵,一塊兒安裝于自行車的五通位置,一塊兒安裝于曲柄,原理與自行車碼表的踏頻傳感器類似,在騎行過程中每蹬一圈,磁鐵就會描過一次,則認為電源打開一次,然后提供助力。因為基本沒有技術門檻,所以這種傳感器售價僅為幾塊錢,多年來國內的低端電動助力自行車一直是使用這種技術,一般售價在1000元以內。
某國產品牌“智能自行車”使用的低端轉速傳感器(圖片來源于極果網)
使用低端轉速傳感器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因為每次提供助力都是按照固定的功率提供,無法達到線性助力,騎行體驗會很差,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是通過踏頻來判斷提供助力,在面對上坡或逆風情況時,因為踏頻開始變慢,助力提供就會減少,在需要助力的時候沒有助力,而下坡時如果蹬踏過快,則會有安全風險。
總結:電動助力自行車(Pedelec)是自行車寒冬里的一把火。
經過20年左右發(fā)展,電動助力自行車(Pedelec)在日本已經是較為普及的兩輪代步工具,而歐洲市場近年來成猛增勢頭,僅2015一年,電動助力自行車在荷蘭的銷售量就飆升了24%,而德國同樣有11.5%的銷量增長,而產量則達到37%的增長。尤其是近年來歐洲市場自行車銷量持續(xù)下滑,電動助力自行車的崛起之勢也就被更多期待,以德國BOSCH以及日本YAMAHA為首的“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研發(fā)企業(yè)已經開始發(fā)力布局,最大的傳統(tǒng)自行車零配件廠商SHIMANO也推出了相應的系統(tǒng)。
本次中國國際自行車展,來自全球各地的外籍客商將主要目光投向了電動助力自行車。國內的無論是電動車企業(yè)亦或是自行車企業(yè)紛紛推出了搭載了“Power Assist System動力輔助系統(tǒng)”的電動助力自行車,但基本都是面向外銷,不在中國市場銷售。只有 GIANT、輕客、BESV等少數(shù)企業(yè)是針對國內市場,意圖推進中國自行車在助力化方向的發(fā)展。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消費能力的增強,以及自主技術的進步,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中國必將大有可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無關)
責任編輯:Alexa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