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觀察丨1888元的報名費 Ironman為何能有強大的定價能力?
壟斷地位是怎樣形成的?
1990年,美國人詹姆斯·吉爾斯買下夏威夷鐵人三項公司(買下了Ironman的IP),就是這家夏威夷公司在1978年把鐵人三項運動引入了美國本土(上世紀20年代時有一些由游泳、自行車、跑步組合在一起的比賽在法國舉辦)。有了這個品牌,吉爾斯開始通過尋找贊助商,增加媒體播出等方式,提高鐵人三項比賽的知名度,并提高運動員的獎金數(shù)額。十年后,鐵三運動迎來了一個契機。2000年,鐵人三項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成為了奧運會正式項目。同時WTC也迎來了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本·費提克。
可以說沒有費提克就沒有WTC的今天。上任伊始,費提克就針對比賽轉(zhuǎn)播數(shù)量少的問題,創(chuàng)辦了公司自己的線上媒體。同時他開始著手把WTC轉(zhuǎn)變成一個賽事組織公司。2007年,WTC開始在美國肯塔基的路易斯維爾市舉辦自己運營的第一場比賽,此后又在愛達荷和羅德島舉辦了兩場Ironman 70.3的比賽。
為了讓公司的擴張更加快速,2008年,WTC接受了體育娛樂界著名投資公司——普羅維登斯公司的一大筆投資。WTC迅速地將自己的比賽開到了普萊西德湖、威斯康星、佛羅里達和亞利桑那等地,幾乎遍布了美國。2009年,WTC拿下了一家加拿大公司,隨即將比賽辦到了加拿大。
在公司工作11年后,費提克交出了自己的“帥印”。2011年,安德魯·梅西克成為WTC的新掌門。梅西克采取了蕭規(guī)曹隨的方法,繼續(xù)小心翼翼地進行公司的擴張。但相比前任,由于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資源,梅西克開始把觸角伸到了北美之外。2012年,WTC收購了澳大利亞鐵人三項比賽悉尼世界系列賽,從此走向了一條國際化的道路。一年之后,WTC收購了丹麥鐵人三項的運營公司——YWC體育,壟斷了丹麥鐵人三項的兩項大賽的同時把觸角伸向了歐洲。此后大大小小的多項賽事都被WTC收入了囊中。
當公司發(fā)展到這一步,WTC已經(jīng)用出色的能力將自己的品牌做成了國際大牌。這時的WTC公司就像一個大的連鎖加盟店,大家開始紛紛申請成為WTC旗下的一員了。絕大部分比賽都成為了WTC旗下的商品,甚至大部分運動員都不得不仰WTC的鼻息。由于能夠壟斷大部分有獎金的比賽,WTC完全可以對運動員收費,并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如今WTC能在全球市場中抑制競爭,對價格有較大程度的控制,不僅價格相對穩(wěn)定,也能通過高價獲得超額利潤。它讓新晉者要加入這一行業(yè)比較困難,也讓其他品牌賽事成為了相對小眾的賽事,每年為報名人數(shù)發(fā)愁(即使它們有著更低的報名費)。
▲Ironman如今的全球賽事版圖
參與性自行車賽事公司難以復(fù)制WTC的成功
自行車運動偏向觀賞性體育的屬性,環(huán)法主辦方ASO公司要想不斷盈利,需要在媒體和營銷上下功夫,讓車迷和廣告主掏錢。鐵人三項運動則偏向參與性體育,像馬拉松一樣,需要吸引更多群眾參與進來,選手本身的報名費是一筆重要收入。鐵三愛好者重視在參與這項運動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參加難度更高的賽事或突破更好的個人計時成績。鐵三職業(yè)選手的明星光環(huán)有限,受關(guān)注度也比自行車職業(yè)選手低得多,因為愛好者們往往更關(guān)注自身。
基于這種傾向,鐵三參賽者占愛好者的比重非常大,很少會有熱愛這項運動卻不去報名比賽的人。而在自行車圈,盡管愛好者的總量比鐵三圈的多出很多,但很多愛好者也許玩車很多年都不會去報名參賽。盡管國內(nèi)外都有Granfondo這樣強調(diào)個人挑戰(zhàn)和選手參賽體驗的自行車賽出現(xiàn),也有PBP這種考驗選手個人意志的群眾比賽,但在整個圈內(nèi)都屬小眾玩法,難成規(guī)模。自行車賽的報名費也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
假如把WTC的高盈利、高增長、高份額、強壟斷視為一種成功,那現(xiàn)如今的參與性自行車賽事公司都難以取得類似的表現(xiàn),不可能收取如此高昂的報名費。除了自行車群體中愿意參賽的基數(shù)不足的原因,也有運動形象的問題。自行車運動在歐洲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被視為工人階級運動,而鐵三運動始終被宣傳為中產(chǎn)階級運動。Ironman系列賽的精英光環(huán)讓這項運動成為許多城市精英實現(xiàn)自我的途徑之一,這群人對價格的敏感度更低,有很強的消費能力,甚至愿意放棄本土更便宜的小賽事,帶著家屬去國外參加不同地區(qū)的Ironman,支付高價的機票和酒店賬單。
當然,WTC能走到今天,不僅得益于過往大規(guī)模地吞并競爭者,也得益于賽事運營團隊高效、成熟的管理組織能力。STC大鐵聯(lián)賽的賽事總監(jiān)Bruce曾告訴小編,WTC每月在全球舉辦那么多比賽,但它在每場比賽的運營團隊人數(shù)其實很少,說明他們的經(jīng)驗是很豐富的。而國內(nèi)參加Ironman的選手往往描述組委會為“安排得非常緊湊”、“專業(yè)”、“嚴格”、“提供最好的賽事體驗”。
相關(guān)閱讀:
《什么是極限?81歲老人進軍KONA——IRONMAN廈門站業(yè)余組報道》
《每一個兒童都能成為IRON KID!IRONMAN關(guān)愛廈門特殊兒童之旅》
責(zé)任編輯:Alexa
其實大家看好了定位的話,就覺得賺錢很正常。IRON MAN就定位成中產(chǎn)人士去挑戰(zhàn)自我的運動,不是參加貴不貴,而是大家玩不玩得起。器材和人身裝備都夠嗆的。再別說自己鍛煉的時間和金錢。大家休閑運動就是了,放輕松笑笑得以。
+1
47一個賽事要辦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主辦方提供優(yōu)秀的參賽體驗,收取一定的報名費,參賽者自己認賬,不就行了嗎,有啥好噴,反而應(yīng)該思考為什么人家可以這么吸引
+1
23對。中國消費者都被慣壞了,看不得別人賺錢。所有公司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只要服務(wù)做好了,收錢無可厚非啊。不然人家天天貼錢讓你爽。
+1
23鐵三本來就是一個燒錢耗時的運動,去泳池訓(xùn)練花費高不高?買一輛鐵三車或者好一點的公路車費用多不多?跑步裝備,跑鞋、衣服等難道便宜么?花了這么多錢在訓(xùn)練上,參加比賽那點費用比例就很小了。萬達本來是在做生意,價格也是市場調(diào)節(jié)的,大家都覺得貴,就不回去了!可是依舊有一千多人參賽。所以,別想著鐵三能成為全民運動,尤其是IRONMAN,這本來就是一個篩選很強的運動,門票錢且算是一個篩選指標吧!
+1
25曖昧女神想要個LV包眼皮都不眨一下就買,家里黃臉婆想買件貴一點的衣服就罵敗家
+1
34哈哈哈哈哈
+1
23這就是有品牌和沒品牌的區(qū)別吧,為何耐克賣得就比安踏貴,同樣的道理。這就是為何大家都要花大錢搞品牌。
+1
30比賽也要遵從市場規(guī)律啊,覺得貴就不去,不要上綱上線,畢竟想去的人多著了,優(yōu)勝劣汰最終得出的就是品牌
+1
22有道理
+1
22鐵三是自身綜合實力的一個校驗方式,so,這是目標。金錢、時間、體魄召集三顆龍珠可找到女朋友,不要問我為什么
+1
27呵,爛逼中國,好不容易自行車運動發(fā)展至高潮了,又拿錢來衡量了,照這樣早晚的團滅
怎么就到了高潮了?明明還在發(fā)展的初級階段,真到高級階段了或者就不會有鍵盤俠的言論了
+1
22玩鐵三的根本就不差錢
+1
22公子又出鏡了!
+1
22合肥站我參加了,6小時內(nèi)完賽,業(yè)余中等水平。感覺也一般,不比中鐵協(xié)強太多。只不過逼格很高,名氣響亮。見識了,以后還得是中鐵協(xié)的比賽,盡量不給王思聰交零花錢
+1
23畢竟中鐵協(xié)的那么便宜,沒理由不去啊
+1
22跪鍵盤的和真正消費的往往是不同的兩批人
+1
22我們不要總是參加比賽,不然他們強大了就要收取我們的高昂的費用了。
+1
22那些罵BAT撒比的不也天天給他們送錢嗎哈哈哈
+1
25說中國收費混亂一點也不為過,都讓有錢人去玩吧!我還是參加中登協(xié)的國際大賽,報名費只要兩百,包吃包住還報銷路費。去特么的鐵三,傻逼才去給王健林送錢
小編自己都說國外70.3的參賽價格大概是330美金,那這么來說1888的參賽費也并沒有貴過國外啊,更何況還有你們說的早鳥價,價格不是相當?shù)膬?yōu)惠么?
+1
22國內(nèi)Ironman對比國內(nèi)鐵三賽是很貴。國外Ironman價格對比國外馬拉松也很貴
+1
22團體早鳥價也要1151.28呀
+1
22專業(yè)的賽事發(fā)在這網(wǎng)上看評論就醉了,真正玩這個的誰還會看這里的文章
+1
23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