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騎觀察丨不講浪漫只愛實用才是法國人的真本色
提到法國,你會想到什么?時尚——這里是時尚的殿堂,擁有全球最多的奢侈品品牌,而且均享譽全球;藝術——浪蕩在香榭麗舍大街或者躲進盧浮宮看看達芬奇、梵高的名畫,活在藝術的世界里;浪漫——人們說法語是世界上最浪漫的語言,聽著法語的歌曲,會讓人產生想戀愛的感覺;美食——就算你沒吃過法餐,香檳與鵝肝總聽過吧!
作為歐洲的中心,文化最豐腴的國度,法國的標簽太多了。當然“自行車”也是法國重要的標簽之一。當法國總統(tǒng)也會出現(xiàn)在環(huán)法的賽場并擔任頒獎禮的嘉賓,你就會知道自行車在這個國度是多么重要。以國土面積計算,法國的國土面積僅為中國的6%左右,但是翻看UCI公路賽賽歷,法國就擁有93場,而我們中國只有13場(包括女子賽事)。單從這個體量,我們就可以看出兩個國家在自行車產業(yè)之間的差距。法國作為歐洲自行車市場的主力,但是我們也驚訝發(fā)現(xiàn)法國的自行車產品品牌卻沒有如它的賽事那么強勢。雖然像LOOK、TIME、LAPPIERRE這些品牌也享譽全球,但是他們卻在全球甚至本國市場都表現(xiàn)一般。為何法國品牌不能像環(huán)法一樣走進車迷的心呢?以下先來看看Nel在法國攝制的一段短片。
在七月短短的十天法國旅程里,Nel除了采訪了環(huán)法以外,還深入了解法國的自行車產業(yè),從上游到下游,從自行車品牌再到產品使用者。由于語言原因,可能這次采訪的深度不夠,但是廣度上看,已經足以看到法國自行車產業(yè)的情況。在這一過程,最重要是能感受到法國人真正的價值觀——他們并非如我們想象中浪漫主義至上,實用主義才是根植在法國人心中的價值觀。
法國的品牌:
在這次法國之旅,Nel造訪了TIME工廠(閱讀鏈接:《純正的高盧時光——Time法國總部工廠參觀》)。TIME是法國唯一堅持在本國生產的品牌,所有TIME的碳纖維車架都產自來自于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Grenoble)的工廠。他們之所以沒有尋找代工廠,原因有兩個:1、保證其車架的質量;2、保證他們碳纖維的編織技術不被復制。
獨有的碳纖維編織技術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地方,雖然他們一早把編織的方法分享于網(wǎng)絡,但是其他品牌還是難以仿效他們的技術。他們說BMC曾大力投資研究和仿效他們的編織技術,但是都未能成功。
無可否認,TIME出產的車架絕對是優(yōu)質的產品,但是他們的缺點卻是性價比不足。由于堅持在本國生產而且生產規(guī)模較小,因此同樣的配置之下TIME的價格要比眾多品牌要貴,這也是眾多國內車友對于這個品牌望而卻步的原因。而TIME品牌也明白問題所在,但是在質量面前并不會讓步。這是他們核心的價值觀,這也是他們認為自己比其他品牌優(yōu)勝的地方。
隨后,我們又造訪了一家法國老字號的手套品牌RACER(閱讀鏈接:《神奇的物料在這里!法國手套品牌Racer工作室參觀實錄》)。作為老字號的滑雪手套品牌,RACER近年投身于自行車市場,由于冬季運動市場接近飽和,他們希望在夏季運動市場中尋找突破點。跟TIME一樣,他們花了很大心思在研發(fā)和產品細節(jié)上,并且希望通過工作室的模式能制造出世界頂尖的手套。
關于手套質量方面需要玩家實際實用才能得出結論,但從表面來看,他們并不太重視視覺的設計。
看過了法國品牌TIME工廠以及RACER手套工作室兩篇文章的車友都會發(fā)現(xiàn)法國品牌與美國品牌、德國品牌、意大利品牌等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德系品牌喜歡講它的黑科技;意系品牌喜歡說它的情懷;美系品牌擅長營銷;而法系品牌只喜歡告訴你這是好產品。
無論LOOK、TIME或者LAPPIEIR,這些法國品牌確實是低調得嚇人。除了LAPPIER還贊助FDJ車隊以外,LOOK和TIME已經停止了在頂級車隊上的贊助。他們并不是完全不做營銷,但是他們希望把營銷的費用更多地花在與用戶的溝通上。以TIME為例,他們的主要贊助費用放在一些大型業(yè)余賽事的贊助上。你可以說法國品牌不擅長做營銷,也可以說他們不喜歡做營銷。但他們始終認為在市場上發(fā)聲,搶占市場不是靠營銷,而是靠產品質量。這跟美系的品牌形成很大的區(qū)別。
法國的車店:
Nel出國采訪比賽,總喜歡去采訪車店。采訪車店的時候,你可以了解當?shù)刈孕熊囀袌龅陌l(fā)展、生態(tài)以及自行車文化。因此在這次環(huán)法的采訪之旅,我們也抽空造訪了一間法國車店。作為自行車市場最活躍的經濟體,法國的車店會是怎樣的呢?
這次Nel采訪的也是格勒諾布爾的一間名為ESPACE VELO的俱樂部,在左下圖中看到這位年輕人就是店主,他的名字是Greg,在2009年開了這家車店。Greg是一個狂熱的山地愛好者,已經從事山地車運動20年。在車店維修區(qū)里,可以看到他參加比賽獲得的獎杯,以及參賽號碼布。
格勒諾布爾雖然貴為伊澤爾省首府,但是人口只有15.7萬,但是在這個市場卻容納了20家車店。Greg說他們會刻意做產品的差異化,不與其他品牌硬性沖突。而他們選擇的品牌包括LOOK、TIME(公路車品牌),MOONDARKER、KTM。雖然產品有分梯度,但是他們原則不會賣入門款的自行車。
Greg自信地說,他的客戶群體沒有騎行小白,騎行小白主要消費渠道是迪卡儂(法國本土運動大賣場)。他的客戶來到車店的時候基本上都知道需求是什么,因此他們也不會準備入門款的產品。
無論在國內國外,Nel采訪每一家車店都會希望他們介紹一下車店的特色產品或者收藏品。但是Greg的車店并沒有這樣類產品,他說他不會入手賣不出的產品。在他們車店里,所有產品都是為消費者而準備的,而不設陳列品。
當然,Nel也發(fā)現(xiàn)一些特別的產品,比如這臺公路車款的電助力車。Greg說電助力車是目前歐洲自行車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因此他的車店也引進了不少電助力車。山地車款的助力車是主流,但是Greg已經開始讓他電助力車的體系更豐富,包括引進了公路車款和城市車款的。
注:電助力的風潮雖然在中國水土不服,但在歐洲是當紅炸子雞。在法國,Nel也看到一種特別普遍的現(xiàn)象:男生用普通的公路車爬坡,而女生則使用電助力車。電助力車的使用解決男生一個痛點:跟女朋友騎車再也不用擔心她掉隊了。
▲在中國胖胎車是陳列品,而在歐洲是潮流。
▲車店銷售的其他產品,包括營養(yǎng)品、兒童全指手套等等。
在采訪車店期間,正是法國進行的時候。Nel問Greg環(huán)法期間會否給他帶來一些外國人的生意。Greg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專注在賣車的生意,并沒有提供租車的服務。外地游客來到法國并不會考慮在他這里買車,因此并不是他核心服務的目標群體。Greg說他們目前還是比較專注在當?shù)氐氖袌,服務當(shù)氐目蛻羧后w,因此也不會為車店做其他的推廣。
不過,格勒諾布爾那么小小的城市就擁有20家車店,競爭一點不輕松。除了競爭對手多以外,他們還需要面對電商的沖擊。對于如何面對競爭的問題,Greg的回答是很從容。他說他們核心競爭力在服務上,客戶喜歡他們的服務就會再來他們的車店。
Nel記得采訪當天是周二的上班日,但是車店的客流量非常不錯。這或許是法國人民喜歡在7、8月放暑假(年假)的原因。
大家看到Nel對這家介紹之后,從經營模式到產品方面都很普通,跟國內大多數(shù)車店的運作模式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那么這家車店的營業(yè)額是怎樣呢?Greg說他們全年整車的銷量為300輛。對于這個數(shù)字,大家怎樣看呢?
法國的俱樂部:
結束車店的采訪之后,Nel繼續(xù)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索恩河畔自由城。在那里我們將拜訪一家有百年歷史的自行車俱樂部——Vélo Club Villefranche。
這就是我們這次的采訪對象,俱樂部的經理Anthony Bale。
Anthony可以說是子承父業(yè),車隊上一任的經理就是他父親。而他此前的身份則是一名車手,還曾經穿過某比賽的白衫。
在國內當我們聽到自行車俱樂部這一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車店組織的俱樂部,平時帶車友騎車和參加比賽,順帶促進車友的消費。但是我們這次采訪的俱樂部可以理解為一支準職業(yè)的業(yè)余車隊,而且是一支預算相當富裕的業(yè)余車隊,他們全年的運營經費竟達到50萬歐元。
在中國辦業(yè)余車隊是虧錢的,難道在法國辦業(yè)余車隊就賺錢嗎?錢究竟哪里來?
在了解這支俱樂部為何能拿到50萬歐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這支俱樂部。雖然Vélo Club Villefranche只是一支處于法國業(yè)余體系中處于DN2級別的車隊,但是這支車隊已經有百年歷史。車隊在1895年創(chuàng)立,在1925年更名為Vélo Club Villefranche(中文可以翻譯為自由城自行車俱樂部)。
在俱樂部里存放著車隊的歷史圖片、戰(zhàn)袍以及獎杯;蛘咚皇欠▏渲幸恢Ш苄〉能囮,但是它卻記載法國百年自行車發(fā)展的歷史。車隊根植于本土,它代表地區(qū)自行車運動的發(fā)展以及當?shù)厝嗣駥τ谧孕熊囘\動的熱度。加上俱樂部百年的歷史厚度,當?shù)仄髽I(yè)對這支車隊是寵愛有加,大力支持。車隊大部分運營經費都來自當?shù)仄髽I(yè)的贊助。而這種贊助,在我們或許可理解是捐助。
這是Vélo Club Villefranche今年的隊服以紅色為主。上面密密麻麻印著的便是車隊的贊助商。這些隊服是可以購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只有成為俱樂部的會員才有資格購買。而每個俱樂部會員需要交約120元人民幣的年費,每年他們都可以獲得車隊新版的POLO和隊帽。
目前Vélo Club Villefranche擁有300名會員,他們會在車隊重要比賽的時候組隊去加油助威。
▲車隊的吉祥物VELO
Anthony跟我們說了車隊目前架構:主席1人、車隊經理2人、教練2人、隊員14人、機械師4名、助理5名、秘書1人、財務1人。但除了Anthony和車隊教練是受薪以外,其他所有都是志愿者,包括隊員。這也是他們跟職業(yè)車隊的區(qū)別。
他們車隊是如何選材的?怎樣才能進入他們的俱樂部?Anthony說年齡在18-30歲之間,能保證每周20小時訓練(學生可放寬為15-20小時)。Anthony說雖然他們正在為升級到DN1級別努力,但是他會把車隊定義為職業(yè)車手的搖籃。他并沒有想要把俱樂部變成一支職業(yè)車隊。
(注:Anthony也給我們講述了法國業(yè)余的體系,他們分為3級,分別是DN1、DN2、DN3,法國全國各支車隊可參與每年7場法國國家聯(lián)賽中對應級別的比賽,并獲取積分。目前Vélo Club Villefranche俱樂部處于DN2的級別,該級別擁有21支車隊,越低級別車隊數(shù)量越多。)
在俱樂部中我們看到環(huán)法的小獅子。小獅子是非賣品,只有黃衫的獲得者才會贈予這只吉祥物。而在2003年的環(huán)法,從Vélo Club Villefranche走出去的 Jean-Patrick Nazon在第3賽段穿上了黃衫,隨后他把這只獅子轉贈給俱樂部。
環(huán)法是無數(shù)自行車手追夢的地方,很多車手都希望借法國業(yè)余的平臺去表現(xiàn)自己,希望得到職業(yè)車隊的青睞。Anthony說他們14個隊員有的是學生,有的為了堅持自行車的夢想一邊做兼職一邊堅持訓練,也有車手從比利時過來加盟他們的車隊追尋他們的法國自行車夢。雖然作為業(yè)余車隊,Anthony不能為車手發(fā)工資,但是他會為車手創(chuàng)造自行車訓練和比賽的條件,失業(yè)的車手或者較貧困的車手甚至可以免費住在俱樂部里。
追夢是艱難的,哪里都是。
據(jù)了解,俱樂部所在的這個房子也是免費提供給俱樂部使用的,也為當?shù)氐淖孕熊囘\動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家。
結束采訪之后,Anthony請我們喝了一杯正宗的法國香檳。俱樂部雖然賣酒,但只接待俱樂部的會員。
法國的車手:
了解一個市場,怎么能不跟實際的消費群體接觸呢?法國自行車玩家跟中國玩家的需求會有什么區(qū)別?在這次旅程中,Nel采訪了法國一名自行車玩家,他在法國的地位猶如中國的胡浩、封寬杰,他今年環(huán)法期間還上過法國隊報的封面。他是誰?他的名字叫Tao Quéméré,他是2016年環(huán)法業(yè)余賽的冠軍。
你以為尬舞慶祝勝利是薩甘原創(chuàng)?但告訴薩甘不是第一人。法國人Tao Quéméré在去年贏得環(huán)法業(yè)余賽的時候就表演過。
此前,Nel已經報道過環(huán)法業(yè)余賽,它是歐洲乃至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業(yè)余賽事。1萬6千名車手體驗環(huán)法賽道,當中不乏藏龍臥虎的業(yè)余高手、即將進入職業(yè)賽場的年輕車手乃至退役的職業(yè)車手。在法國,一年一度的環(huán)法業(yè)余賽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事,贏得比賽的業(yè)余車手同樣會受到媒體和贊助商的追捧,同樣為被大家封神,而且還會受邀出席環(huán)法香榭麗大街賽段。Tao Quéméré贏得了這場比賽之后,也成為法國自行車圈里響當當?shù)娜宋铩?/p>
其實來說,贏得環(huán)法業(yè)余賽比起贏得環(huán)法職業(yè)賽更加困難。因為在環(huán)法比賽的是團隊的比賽,而環(huán)法業(yè)余賽就真是個人比賽,比拼的是個人的能力。在2016年,加盟斯柯達車隊的Tao首次參加環(huán)法業(yè)余賽,便一舉成名贏得冠軍。他在追擊集團中發(fā)動進攻成功追上早前突圍的車手,最后單飛獲得勝利。
今年,Tao以衛(wèi)冕冠軍身份出戰(zhàn)。以“1號”號碼牌出戰(zhàn)的Tao受到對手的嚴密盯防。在最后的伊佐山的爬坡中他竭力追上領先的車手,但是無奈消耗體力過大,最終以第二名收官。但在這兩年獲得一冠一亞,Tao的成績已經非常厲害。
Tao Quéméré正職是一個越野滑雪運動員和教練,但在夏天他卻演變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玩家,山地公路雙修,還玩越野跑。跟眾多法國人一樣,Tao從小就接觸自行車。而成為一名越野滑雪運動員和教練之后,他在夏天選擇騎車讓自己保持狀態(tài)。
冬天賺錢,夏天花錢,這是Tao這幾年的生活狀態(tài)。雖然在自行車方面已經取得不少成績,也得到一些贊助商的青睞,但是Tao從沒有把自行車運動當作生財?shù)墓ぞ。Tao說他從不會因為獎金而決定參加比賽,他只會考慮賽事的組織能力、賽道的風景等關系到賽事體驗的因素。
環(huán)法業(yè)余賽的成績證明Tao Quéméré是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爬坡手,但至于是否考慮成為一名職業(yè)車手?Tao表示這是一個夢,但是因為起步太晚加上年齡較大,這已經是一個無法觸碰的夢。關于未來自行車運動的目標,Tao表示并沒有。他沒有考慮要贏得什么比賽,也沒想過自行車運動會給他帶來多少回報。他只希望能堅持訓練,盡可能延長自己的自行車運動壽命,盡情享受自行車運動帶來的快樂。
采訪完Tao Quéméré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他只是一個純粹喜歡自行車運動的人?v使他有那么多的經歷、那么好的成績,但當他談論這些事的時候總是語氣平和、言簡意賅。作為媒體,Nel總是想挖掘興趣點,渴望聽到各種各樣的勵志故事,但是Tao平和的態(tài)度卻讓人覺得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一個法國人平凡的生活而已。
不喜歡營銷,不愛講故事,這是法國人做事的方法。除了有音樂和美酒佳肴,他們工作起來都非常理性。這種理性從何而來?這或者是來自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作為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以法國為中心。法語中,“啟蒙”的本意是“光明”。當時先進的思想家認為,迄今為止,人們處于黑暗之中,應該用理性之光驅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
作為自行車行業(yè)中人,Nel也希望中國自行車運動的發(fā)展可以像法國一樣蓬勃。不過經過這次旅途,法國的經驗確實很難借鑒。首先造就目前法國目前的自行車環(huán)境,除了本身文化和價值觀以外,還有包括其自然環(huán)境以及福利制度。這真的不是照葫蘆畫瓢的事。
法國人也在思考他們發(fā)展的問題。他們也希望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尤其是往亞洲市場發(fā)展(環(huán)法中國賽就是一個例子)。不過,環(huán)法固然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自行車賽事品牌,但是其他自行車品牌和產品卻一直難以在國際市場上取得較大的突破。尤其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快速傳遞今天,我們進行消費好像不會再理性地思考,消費者更容易被營銷手段所掌控。雖然法國人討厭美國人的營銷思維,但現(xiàn)在他們不得不考慮如何做營銷。
法國是單車的圣殿,也是我們無法觸碰的天堂。然而在全球經濟年代,法國人要把他們的品牌和產品推到全球的市場,不擅長做營銷的他們怎么玩,理性的思維和實用主義將會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呢?這將會是Nel接下來比較關心的話題。
責任編輯: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