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走近bu科學:NP(標準化功率)是什么
前言
從本文開始,美騎小編74將《走近bu科學》,簡單談談一些和功率計有關的內(nèi)容。
功率計訓練是一種新興的訓練理論,從出現(xiàn)至今未夠20年。哪怕在代表自行車運動最高水平的歐洲,功率計訓練也是最近十年間才在頂級運動員之間流行的。功率計訓練代表了近二三十年,將科學引入體育運動的訓練思想。它的威力也是顯而易見的,今天已經(jīng)沒有一支職業(yè)車隊離得開功率計;著名的環(huán)法冠軍阿姆斯特朗、弗魯姆等人更是功率計訓練的忠實擁躉。隨著功率計訓練的神秘面紗漸漸被揭開,它也開始走進業(yè)余愛好者的視野。
本文,包括接下來的文章,沒有太多精美的配圖,有的是枯燥的文字、數(shù)字、圖表。然而,讀者的你,無論是為了開始自己的功率訓練之路,還是僅僅是為了看懂PRO們的數(shù)據(jù),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都請務必關注我們的《走近bu科學》系列。
正文 標準化功率是什么
標準化功率®(Normalized Power®,縮寫NP,為TrainingPeaks注冊商標),對于一個自行車運動員(包括鐵三運動員)來說,非常有意義。盡管標準化功率(NP)這個概念有點復雜,但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理解。在這之前,先讓我們來討論一下訓練哲學(指導思想)的話題。
我們知道,讓身體變得更強,基本上是這樣的過程:對身體施加“壓力”,然后身體恢復,在下一階段適應更大的“壓力”。我們的身體就是在這樣的往復循環(huán)中一點點變強。這里的“壓力”有三個維度:
1. 強度:“辛苦”的程度;
2. 持續(xù)時間;
3. 頻率:一段時間內(nèi)重復多少次;
曾幾何時,強度只能靠我們自己的感覺判斷,無法量化。然而自從功率計的出現(xiàn),我們可以很準確的監(jiān)測和控制運動的強度。
平常我們看得最多的是平均功率。平均功率既容易理解,又能提供很多有效的信息,然而它有著它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場合都能反映出真實的狀況。我們來看看以下兩組訓練:
1. 在騎行臺上用很穩(wěn)定的節(jié)奏,按照200W的輸出騎;
2. 在一段起伏路上,上坡全力走(超過300W),下坡放松騎(不足200W)。
以上兩組訓練,最終的平均功率可能都是200W。但很明顯它們是不一樣的:
1. 第一組更平穩(wěn),第二組波動更大
2. 第二組遠比第一組“辛苦”,需要的恢復時間也更長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引進標準化功率(NP)的概念,進一步區(qū)分兩者的區(qū)別。
標準化功率(NP)的具體算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函數(shù)(74:實際上NP是TrainingPeaks的專利,怎么可能告訴你怎么算),功率輸出的“穩(wěn)定程度”是其中的一個自變量。它嘗試描述我們的身體“實際上”的輸出。在一組間歇訓練里,標準化功率(NP)會比平均功率高得多;而在一場計時賽里,標準化功率(NP)則等于平均功率或者略高一些。換句話來說,如果標準化功率(NP)比平均功率高很多的話,說明這段騎行的“辛苦程度”比其平均功率顯示的要高。請看博斯維爾在環(huán)西第十一賽段的數(shù)據(jù),這是一組典型的第二組類型的數(shù)據(jù):
他的標準化功率(NP)330W,比平均功率293W高出一大截(13%)。這說明他騎得“不穩(wěn)定”,有時高功率,有時低功率。這正是當天的情況:六段爬坡(高功率)+五段下坡(非常低的功率)。而這里的330W,指的就是這段四個半小時的騎行,博斯維爾雖然真正的平均功率只有293W,但“相當于”他穩(wěn)定保持330W騎四個半小時一樣“辛苦”。
NP的意義
請回憶本文最開始的話題,“壓力”。NP正是我們計算“壓力”的重要工具。更準確的把握“壓力”大小,意味著我們能更好的安排訓練計劃,包括訓練的內(nèi)容和休息、恢復的部分,從而讓訓練效果更佳。
責任編輯:knighto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