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騎闖天路第六賽段:烈日照耀下的零下1度
怒江72拐,也稱川藏99道彎。險峻和壯美,讓這段路極具挑戰(zhàn),充滿驚險,也讓車手又愛又恨。
騎行在72道拐上,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七十二道拐的壯麗,更能感受到修筑這條路的先輩們的大無畏精神。
STAGE6 第六比賽日
第六比賽日從左貢出發(fā),最后將抵達八宿,選手們要在規(guī)定的12個小時內完成200公里的賽段,途中在登頂海拔4649米的業(yè)拉山后,等待著闖爺闖妹們的便是最讓人期待的72拐。
相比于上一賽段東達山對大家的瘋狂肆虐與摧殘,經過了五天的磨練,賽前大家普遍認為今日的賽段會很輕松。
有陽光的起點,又一次的讓我們被現(xiàn)實打臉,看看今天所發(fā)生的一切你就會知道,被普遍認為“容易”的賽段是多么的“艱險”。
陽光照耀下的低溫
出發(fā)40公里處,張諾全身發(fā)抖,口喘粗氣,不斷的念叨著“好冷好冷好冷"。眼看這種危及到選手安全的緊急情況,工作人員趕忙給他披上衣服,并遞上暖寶寶讓他恢復一下體溫。
但是都被張諾拒絕了,因為按照賽事組委會的規(guī)則,接受第三方援助將會受到比賽罰時。相信正是考慮到這一個因素,內心依舊對自己的比賽成績有期盼的他想靠著陽光的照耀來恢復體能。然而盡管陽光燦爛,當時的氣溫卻只有-1℃,聽到這個數(shù)字,所有人都震驚了。
“今天我真的失策了,沒想到在陽光那么猛烈的情況下溫度竟然那么低,看天氣本以為今天會很熱,我就少穿了一件外套,然而正是因為這一件外套,讓我出了這個狀況,哎,失策了真的失策了....."諾哥的身體一直在發(fā)抖,嘴巴還一邊念叨著這些話。
憑借著豐富的騎行經歷,張諾意識到自己的過度寒冷單靠自己是難以恢復的,他決定接受援助。他一步一步的走近媒體車,但仍然堅持推著自己的愛車前行。剛剛發(fā)生的一切讓他回想起當年在參加蒙古自行車賽時因為失溫而差點失去生命的經歷,感謝這一經歷,讓他清楚的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停下來。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諾哥慢慢地恢復了體溫,身體狀況已無大礙。瀟灑的他踏上腳踏板繼續(xù)朝著邦達騎行,原本排在前九名的他此時已經處在了倒數(shù)第三的位置,但經過自我狀態(tài)的調整和奮力的追趕,諾哥追到了第十三名。我們必須為TC001號張諾鼓掌。
總是背著一袋水果,總是裝滿正能量
TC051號選手伍勇先被媒體戲稱為水果王子,每一天都背著一大包水果,而且總是微笑面對一切困難。從第一比賽日到現(xiàn)在,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伍勇先出現(xiàn)各種狀況。從爆胎到撞車,從斷鏈條到高反虛脫,似乎能遇到的壞事都被他遇到了,不過每次他都以最快的速度自我修復,又微笑著開啟下一段騎行。
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始至終沒有聽過他的一句抱怨與不滿,我們能聽到最多的三個字就是:沒關系!
今天亦是如此,停車、拆卸、修補、裝車,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他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唯一的一句話,便是在他再次出發(fā)前給自己的鼓勵:“沒關系,我能追上的!”
到了第一補給點,他又買了一袋水果請所有人補充維生素。
破風,在川藏318
經過了連續(xù)五天艱苦卓絕的賽程,選手們都漸漸地感到了疲憊,因此,團隊作戰(zhàn)并互相破風必定是一個節(jié)省體能的好辦法,但同時也存在著隱患。
當時有一個小集團以團隊的陣型朝著邦達進發(fā),然而車輛之間距離太短,或是車手們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的疏忽,因為其中一位選手的緊急剎車而導致前后車輛出現(xiàn)碰撞,并出現(xiàn)了連環(huán)摔車的狀況。
其中,來自VAUDE-牦牛隊的車手TC083李永儒受傷最嚴重,腿部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擦傷。
小鮮肉于金良也成為了連環(huán)撞的受害者,雖然人沒有大礙,但是自己愛車的后輪因為激烈的碰撞而損壞了。
于金良的車被車手們譽為本屆騎闖天路的豪車,車架和配件都價值不菲。比車子摔壞更讓于金良心痛的是如何能夠繼續(xù)騎下去,當天他接受了組委會后援車的協(xié)助,罰時一小時但仍在關門時間內到達終點。
當晚,退賽車手尚思愷得知這個消息后,把自己的UCC騎闖天路定制版愛車借給了于金良,助力他繼續(xù)后面的賽程。
無兄弟 不騎闖:關于四個車手的奇妙緣分
在所有車手都朝著終點奮力前行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三位闖爺停在了路邊,一齊朝著身后望去。他們分別是UCC車隊的張含,KAILAS-朗途隊的劉飛和來自VAUDE-牦牛隊的趙波。原來,他們在一同等待遲遲未跟上他們的來自UCC車隊的沈潔揚。至于他們三人紛紛停下等待小揚的原因,則要追溯到上一賽段。
在騎行第五賽段的途中,并沒有事先的安排,張含、沈潔揚、劉飛和趙波四人剛好就在出發(fā)十幾公里的爬坡偶遇然后約定要一起騎到拉薩。四人在一同爬行東達山的過程中,劉飛因為一直未能適應高海拔,第一個出現(xiàn)了高反,身體不適迫使他多次想要停下并放棄比賽。
但身旁的幾位兄弟不同意,他們都不想讓劉飛放棄比賽,隨后竟自覺地輪流推著劉飛往海拔高達5008米的東達山一步一步地進發(fā),哪怕在參加騎闖天路前他們四人并不相熟,但或許是因為他們對于自行車有著同樣的熱愛,讓他們產生了兄弟間無聲的默契。
張含,沈潔揚和趙波三人就這樣輪流推著劉飛往上騎,一直鼓勵著想要放棄比賽的他,并一步一步從山底幾乎推到山頂,直到距離關門補給點三公里時,四人早已筋疲力盡。
此時距離第二補給點關門的時間僅剩最后十分鐘,張含、沈潔揚和趙波已經順利地到達了補給點,但劉飛在距離補給點50米時因為體力已經透支而再次停下了車。見狀,沈潔揚立即往劉飛的方向騎去并鼓勵他堅持騎到補給點,最終,兄弟四人都成功在關門時間內簽到打卡。
到達山頂后,疲憊的四人瞬間癱倒在地下,兄弟般的互助讓他們緊緊地抱在一起痛哭,泣不成聲。從此,四人之間有了一個更鐵的約定:往后的每一個賽段,四人都要騎在一起,并一起騎到拉薩。這就是他們今天要一直等待沈潔揚的原因。
我想騎闖到拉薩,請別讓我離開
相比于在比賽中奪得好成績,一路過來收獲的感情和經歷,或許才是最重要和最珍貴的。正如UCC的張含所說:“我TM一輩子都忘不了今天,好兄弟,今天我經歷了人生中永生難忘的一天,后面的五天,我是不會把你們丟下了!
怒江72拐,怒降99道彎
騎闖天路組委會設定了下坡限速的強硬規(guī)則,超速即罰時,絕不姑息!這為所有選手增加了安全警示,大家都嚴格遵守了下坡限速的規(guī)則,安全完賽72拐賽段。
饑寒,斷鏈,摔車,高反……在征服天路72拐前,要說選手們必將經歷72道苦難,相信一點也不為過,天知道他們經歷了什么!這一份苦難一點也不好受,但這一份情誼讓他們始終堅持,這就是騎闖精神。
第六賽段最終成績
責任編輯: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