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環(huán)臺灣騎行(七) 海邊便利店風景絕了
美騎編者按:劉星宇,首屆騎闖天路總冠軍,前段時間用12天時間獨自完成環(huán)臺灣騎行。本文是系列游記的第七篇,一家開在海邊的便利店,太美了!
起床的時候,同是環(huán)島的室友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他們早早便出發(fā)了,而我依然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出門打算去昨天的面店吃午餐,可是怎么也沒有找到那一家,可能是我找錯了地方吧。于是我就到旁邊一家看起來有點“歷史”的陽春面店吃起了面來。面的味道很不錯,總算沒來錯地方。
回到青旅,日本小哥下了樓,簡單與老奶奶交流了一會兒,知道了自己要到哪個房間去打掃。他是來臺灣旅行的,日本的簽證可以停留3個月之久,所以來這里一邊打工換宿,一邊學習漢語。與老奶奶和香港小姐姐告別后,我便出發(fā)了。
我原來的目標是騎行到臺灣的最南邊,也就是很有名的墾丁——《海角七號》的拍攝地。不過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不打算前往了,決定直接切進9號公路翻山到臺東。
出了高雄市,我來到了旁邊的工業(yè)區(qū),一路上大貨車不斷駛過。還好旁邊有慢車道,可以讓我不慌不忙地騎,不過這悶熱的天氣對于我而言依然是很大的挑戰(zhàn)。
補給吃光后,我又看到了711便利店。走近后,我還看到了兩輛單車,有兩個妹紙在店里吃東西。我猜她們也是環(huán)島騎行的,因為她們用了駝包,這副裝備就是為長距離騎行準備的。我倒是喜歡輕裝上陣,即使是4年前第一次騎川藏線,我就只背了個小包,裝了7公斤的行李就上路。
買完東西后我繼續(xù)向前,幸運的是今天有點順風,騎起來速度保持得還不錯,有些路段我在以36km/h的速度在騎。
離開高雄后不久就能到達屏東,遠處的天空烏云密布,前方或許下大雨。路邊又見711,還是自行車主題的,設(shè)計者還是蠻用心的,知道鐵三車和怎么騎鐵三車。
到了大鵬灣,周圍已然一幅鄉(xiāng)村景象,不時能看到魚塘。這里應(yīng)該也是以農(nóng)業(yè)為主,很少有看到工業(yè)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南部主要以農(nóng)業(yè)和觀光業(yè)為主,閩南人居多。他們喜歡抱團,以地域劃分,有點像廣西的宗族勢力。
路過海邊的一家711,我又停下來補給。這里有好幾輛自行車,同樣是環(huán)島的隊伍,看起來他們挺年輕的,也就是20歲左右。這里的711可以算得上是全臺灣風景最好的海景便利店了。我坐在休息區(qū)的椅子上,抬頭一看就是金燦燦的沙灘與蔚藍的大海,大海的那一頭就是大陸。
今天的風幫了我不少忙,至少在到臺9線前,沒有給我來逆風。好些時候都是順風,所以我的速度一直保持在35km/h左右,有時候還能到40km/h。當來到臺9線與墾丁方向的立交橋路口時候,我左轉(zhuǎn)進入了臺9線。開始進入第一段爬坡路段。
剛開始的路還挺寬的,雙向四車道,之后越來越窄,最后直接成兩車道了。路上不時有客運大巴穿梭,要注意避讓。起伏的爬坡讓我體驗到了肌肉的壓力,好在今天有云層,氣溫涼爽。兩旁是崇山峻嶺,在一個轉(zhuǎn)彎處,一位騎機車的妹紙很興奮的給我加油吶喊,我們擦肩而過。但我能看到她的表情,她興奮地舉起了一只手,豎起了大拇指。也許是因為這個時間還在爬臺9的人,也只有我了。
我還看到了幾尊雕塑,全是以原住民為主,這里開始進入了臺灣原住民的地盤,較為人熟悉的高山族也是生活在此。半路到了一家全家便利店,進門就看見原住民在買東西,從長相很容易辨識。臺灣的原住民長相和漢族人不同,且皮膚黝黑,類似古銅色。他們五官輪廓分明,四肢粗壯,尤其擅長體育與歌舞,很喜歡開燒烤Party。著名的流行歌手張惠妹就是原住民。
補給了兩瓶寶礦力和飯團后,我繼續(xù)往前,坡度越來越陡。我需要跨越臺灣的中央山脈,再下坡到臺灣東部。好不容易爬到啞口,天色漸暗,我一路快速下坡,后面一輛大貨車一直尾隨其后,它在彎道上總會被我拉好幾秒,直線可能會追到一點點,不過一直到山腳它也沒追到我。
到了山下,右邊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了。繼續(xù)朝著臺東的北方騎行,海風帶來的側(cè)風對騎行還是有點影響,速度沒有之前在西部快了。
旁邊的云看起來正在下雨,這樣的情形我只在微博上看過。
天黑后開始了爬升,臺東前面的小山丘需要翻越。突然耳邊傳來加油聲,我轉(zhuǎn)頭一看,有一家便利店。我于是掉頭回來補給,買了水和飯團,出門看到一只汪星人,我把嘴里正在吃的飯團分了一些給它,它毫不客氣立馬吃了起來。
此時,天色已經(jīng)完全暗淡下來了,我打著手電,小心翼翼地前進,生怕沒看清楚路面發(fā)生意外。就算碾個釘子,我也是不愿意的,天黑換胎可耽誤時間了。
經(jīng)過不斷地爬坡下坡,途中還遇到修路單邊放行,我來到了太麻里。這里離臺東很近了。在大橋上我已經(jīng)能看到臺東的燈光了。正當我興奮不已之時,發(fā)現(xiàn)又要開始爬坡了。臺東前面有座小山,看來我是沒那么容易到達目的地了。
終于開始了下坡,一路放坡爽極了。我本以為臺東和臺北、臺中、臺南這樣的城市差不多,當我進了市區(qū)后才發(fā)現(xiàn),我太天真了。臺東看起來就像個小鎮(zhèn)一樣,很分散,跟著導航走的我,一路在鄉(xiāng)村小道上竄來竄去。
在臺東市前面的711我又停下來補給,剛剛爬山真有點累了。我看了看地圖,距離目的地居然還有20多公里,于是停下來休整,買了一大堆吃的。
途中我還看到了一條路,叫成都路,瞬間有了些思緒,真是倍感親切,因為我是從成都過來的,且成都和臺灣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終于到了臺東的途中青年旅社,說是青旅,其實更像是民宿,因為是一棟房子。門口停放著一臺公路車,看樣子有人比我早到一步。辦理了入住后,我跑到了附近的便利店買東西吃,這大半夜的臺東根本找不到餐廳。室友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韓國和臺灣本地的游客。韓國妹紙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臺灣人自己也會環(huán)島,就像我昨天遇到的騎行的大叔,他每年都會環(huán)島,環(huán)島已經(jīng)變成一種每年必不可少的儀式了。
今天,我第一次體驗到了臺灣爬山的感覺,3年前辦理大陸往臺灣通行證的時候,就是為了參加每年10月份舉行的武陵KOM爬坡賽。我終于在3年后來了,體驗到了臺灣的山水,期盼著再過5個月在武陵山的“廝殺”,想想都是很刺激的。
夜深了,我進入了夢鄉(xiāng)。
相關(guān)閱讀:
《環(huán)臺灣騎行(二)看到“吃雞”中的98K真槍這趟旅程值了!》
《環(huán)臺灣騎行(三) 逆風奔襲,從臺北到臺中風景美如畫》
《環(huán)臺灣騎行(四)你知道臺灣夜店的這個規(guī)定嗎?》
責任編輯:Cathy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