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小姐姐單騎歐洲13國(8)飄洋過海見網(wǎng)友
預(yù)定的旅店位處塔林老城中心,距離主要景點也就五六百米。接待我的是一位來自伊朗的小姐姐,五官真心精致。登記入住的時候,還碰到一位來自香港的先生,他是和朋友各自攜夫人來波羅的海三國旅游的。我們用粵語交流了一會,他非常熱情友好,對騎友很感興趣,告訴我剛好錯過了昨天住在這的一隊騎友:他們來自德國,每年都會相約在A地,再一起騎車到B地,而且每年的起點和終點都不一樣。今年他們從塔林出發(fā),要騎到莫斯科。
末了,這位香港朋友還邀請我與他們共進晚餐,說是提前幾個月才預(yù)定上的餐廳。我不好意思打擾他們夫妻的燭光晚餐,也不確定自己能夠支付得起高昂的餐費,于是謝過后婉拒。
入住之后,稍作打點,我就徒步去超市購買食物補給。好笑又驚奇的是,有一個本地人(愛沙尼亞人)看到我,跟我說“こんにちは”,然后問我從哪里來,我說中國,然后他又說,“噢!你好!”
愛沙尼亞的亞洲人有這么多嗎?愛沙尼亞人有這么喜歡撩游客嗎?
在塔林的這段日子,天氣很好,同是歐洲,這里的藍天和英國的相比,卻有著別樣風情,分外洋氣。
有人說,塔林是北歐唯一一座保持著中世紀外貌和格調(diào)的城市。嗯,怎么說呢,如果把愛沙尼亞納入北歐范圍的話,是的(愛沙尼亞人確實最早來自于芬蘭,但地理上來說,如果愛沙尼亞算北歐的話,拉脫維亞就在旁邊,也算北歐嗎…… 搞不懂 )。但其實波羅的海三國,都蠻有中世紀特色的。
看著塔樓的房頂(下圖),大概可以想象中世紀的公主就是被關(guān)在這的。
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的愛沙尼亞,其實是一戰(zhàn)時被分出來的一個國家。愛沙尼亞的歷史,說多了都是淚。從13世紀開始,愛沙尼亞就被丹麥、日耳曼人的利窩尼亞騎士團(他們家旗幟很有意思)、挪威、瑞典帝國、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侵略和統(tǒng)治。瓜分這種好事情,怎么少得了帝俄和蘇聯(lián)。聽起來就挺慘的,芬蘭以前本身就是瑞典的一個省了,人們從這個省逃出來,卻逃脫不了被占領(lǐng)的命運 ……
反正已經(jīng)逆襲了、獨立了,蠻好的,就這樣吧。
由于上述歷史原因,現(xiàn)在波羅的海三國,俄語和其國家的語言在各自國內(nèi)是通用的;英語嘛,就僅限于景區(qū)。所以離開城市之后,我就只能靠Google Translate和比劃比劃啦。
下圖的建筑物叫Kiek in de Kök(窺視廚房塔),還蠻中世紀風的。它是一座炮塔,修建于1475年,因為士兵可以在塔內(nèi)窺視附近住家的廚房而得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一個博物館。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鬼迷了,居然想要來這個塔看看,而不是類似于Tallinn Tower的著名景點。不過細看,塔里面倒是蠻有意思的,布展人通過展品給我們講述這個塔的前世今生,以及塔和這座城市的關(guān)系,還有它如何庇護了塔林的弱勢人群——就在幾十年前經(jīng)濟不景氣的時候,還會有不少流浪漢住在塔里面呢!
居然沒當場互掐起來。。那啥,真考慮沒工具開箱,那下次粘透明膠時留一點口自己黏自己就不用指甲刮了,這種扎帶回收,真是夠拼的,我用的是自己能松開的,粗一點。目測是用了快拆的前后輪,,工具都不用就能拿走了。。。怎么看得想進鬼屋探險。
+1
22我都感覺像在寫點評了,看一處寫一點
+1
22塔林是個好地方,塔林對于芬蘭人更是好地方。芬蘭管制烈酒,愛沙尼亞不禁酒。芬蘭到愛沙尼亞的游船,就成了無數(shù)芬蘭人爛醉如泥的歸宿。
+1
22那多半是他們從愛沙尼亞淘來的烈酒
+1
22荷蘭男性普遍180以上……
+1
22Keep going!那個立窩尼亞騎士團的旗幟是大寶劍嗎?哈哈
+1
22這些歐洲的老建筑真的很漂亮~
+1
228年間騎行19國、共24000公里。 公眾號:拉比卡諾之轍
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