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從木頭到碳纖維 百年環(huán)法輪組進化史
更有意思的是,第一代BORA還擁有著媲美傳統(tǒng)鋁合金輪組的縱向和側向剛性。90年代中期,Zipp等廠商就在風洞中發(fā)現,“胖圈”擁有著比Campagnolo Bora這種窄圈輪組更棒的氣動性,不過受限于當時碳纖維工藝的不成熟,制造出來的輪組剛性重量比不堪入目。就在Bora輪組發(fā)布之后,得益于復合碳纖維技術的進步,使用碳纖維材料制造的“胖圈”輪組也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很快就成為了環(huán)法賽場上的潮流。
5、碳纖維輪組的激進
在1990年,Dierl和Obermayer兩位汽車工程師在BMW相遇,這兩位工程師在友人的調侃下,使用玻璃纖維和碳絲制造出ULTEC碟輪,這款出色的產品很快就出現在了賽場上。在1996年,他們的輻條輪組也研制成功了,并且獲得了UCI認證,很多選手使用這款輪組在各種比賽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1997年,Jan Ullrich使用這款輪組獲得了環(huán)法冠軍,于是印著Lightweight 的輪組開始聞名世界。
不同于Lightweight,捷安特的法國產“大象”輻條輪組更像是一次大膽嘗試的產品。當時賽場上的車手普遍還在使用鋼輻條和鋁花鼓,捷安特這款輪組大膽設計,采用了空氣動力學設計的碳纖維輻條和碳纖維主體花鼓。雖然由于各種原因,量產不多便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也算是捷安特大膽革新的代表作了。
6、碳纖維輪組進入碟剎時代
21世紀,賽場上開始大范圍出現碳纖維輪組,碳纖維輪組的痛點也逐漸顯露——剎車性能與剎車邊過熱問題。時至今日,隨著廠商對剎車邊和夾器的改造,碳纖維輪圈的剎車性能已經很接近鋁合金輪組了?蓜x車邊過熱的問題,在漫長的發(fā)展中,并沒有什么突破性的進展,極端的“爆框”的情況還是時有發(fā)生。有的廠商的解決方案就是把輪組設計為鋁邊碳圈輪,比如Shimano的Dura-Ace輪組,除了低框爬坡輪組外,一直都有鋁邊碳輪版本和全碳纖版本供用戶選擇。
當然,極端的情況不常出現,環(huán)法賽場上,補給車就在不遠處,真遇到那種情況直接換輪就好了。因此,大多數主流大廠還是堅持著使用全碳纖維輪組。直到2018年,UCI器材委員會通過在日內瓦舉行的年度會議,允許碟剎輪組出現在環(huán)法賽場上,從此碳纖維輪組的痛點將成為過去式,碟剎輪組的時代已經來臨。
碟剎輪組相比圈剎有著更強的制動性能,相比圈剎一比一輸出的剎車力,液壓碟剎有著可以放大剎車力的特性,并且不再有剎車邊過熱而導致極端的“爆框”現象出現,大大減小了車手受傷的概率和車隊后勤的壓力。碟剎還有著更好的制動響應,圈剎則受限于線管和夾器的形變,通常會帶來一定的延遲。以往在雨天,圈剎需要把水膜刮掉才能輸出剎車力,此時制動延遲就更大了。
7、未來是屬于真空胎的
跟碟剎一樣,真空胎這個在山地車上影響持久的系統(tǒng)也要準備進入公路車領域了。相比主流的公路管胎以及開口胎而言,公路真空胎的優(yōu)勢在于增加了舒適性、更低的胎壓提供更快的過彎牽引力、減少輪阻以及減少爆胎的風險,而且真空胎適應性更廣。最近,捷安特也在自家輪組上使用了Gavia真空胎。Campagnolo新款氣動BORA WTO輪組也取消了管胎版本,為進軍真空胎領域做好了準備。
第107屆環(huán)法正火熱進行當中,想知道環(huán)法賽場上都有哪些資訊動態(tài)和器材裝備爆料,就來美騎網2020環(huán)法專題一探究竟吧!
責任編輯: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