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組車志 圈剎買菜車TREK Emonda ALR
事情是這樣的,小編看著零件倉庫里在吃灰塵的方遠C5輪組,心想反正賣了也不值錢,不如裝輛圈剎車,扔回老家,這樣逢年過節(jié)就不用帶車回家,也能和小伙伴們騎車了,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故事。
首先就是要物色個車架,摳門的我,當然是去“海鮮市場”淘二手啦!有時,淘二手的過程似乎比裝車還有趣……本來就不是經(jīng)常騎的車,自然就沒必要買太貴的,預算控制在5000以內(nèi)最好。
在刷了兩天海鮮市場后,感受似乎找不到像之前CUBE AGREE C62性價比這么高的車架之時,正好刷到了這輛Emonda ALR。在測試過碟剎版之后(《新任鋁架之王 TREK émonda ALR碟剎公路車評測》),因為其漂亮的涂裝和不錯的騎行品質(zhì),且圈剎版還是直裝夾器的,一直想搞一輛。
這個車架正好是50cm的,雖然平時測試車都是騎52cm的居多,不過TREK的H2幾何頭管實在是太高了,STACK比較大,完全可以騎小碼,并且座管外露部分也更多。就算在騎小一碼的情況下,也能實現(xiàn)“STS”,正好這輛車舵管也基本切光了,以此為理由,一番砍價后,就拿下了這個車架。
車架拿到手后,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前任車主的“糟蹋”,車架的漆面都啞掉了,經(jīng)過一輪拋光打蠟,也無法恢復到當年測試車的漆水質(zhì)感,只能到6成左右的效果。
即使無法恢復青春,但是這款涂裝還是非常好看的。
車架到手后,當然就要物色套件了。由于小編的第一輛公路車就是使用SRAM RIVAL,圈剎時代大部分時間也是在使用SRAM,所以決定這輛車繼續(xù)使用SRAM套件,畢竟比競品輕不少。
雖然套件不貴,不過要找一套成色沒那么差的卻不容易。蹲了一周才收到一套合適的FORCS 22小套件。不過手變膠套已經(jīng)不行了,就隨便買了個副廠的,畢竟便宜嘛。結果發(fā)現(xiàn)副廠膠套的膠質(zhì)非常硬,握持舒適度比原廠差不少。如果在意握感的話,還是加點錢買原廠的比較好。
牙盤本來想著隨便買個就算了,結果發(fā)現(xiàn)倉庫里有110 BCD的盤爪和RED盤片。那就是蹲個8釘?shù)那托辛。結果正好看到有個165mm曲柄的FORCE AXS曲柄,一番砍價后收入囊中。雖然不是一個世代的東西,但也好歹是個FORCE,能和套件配套,不過重量上沒啥優(yōu)勢。
飛輪有閑置的28T PG-1170,正好和套件配套,但少條鏈,就隨便買了條便宜的PC-1110湊合下。不過這款最低端的鏈條似乎防銹處理不太好,放了兩個月就有點銹跡了。
由于車架五通是BB86規(guī)格,用粗軸心的牙盤就意味著中軸軸承的厚度需要妥協(xié)。用DUB軸心的FORCE AXS曲柄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使用相對靠譜耐用的DUB中軸,而且正好倉庫里有一個用剩的。雖然拆下來的壓入式中軸不建議再次使用,但是為了不浪費,還是繼續(xù)用吧。ㄟ不是因為窮)
本來也沒準備裝功率計的,隨便騎騎的車,對功率功能需求不大。不過正好有閑置的ASSIMOMA功率腳踏,那就裝上唄,有總比沒好!
那么就差一對剎車了。作為一個TREK的圈剎車架,最佳搭配自然是自家的BONTRGER SPEED STOP輕量化夾器。其實輕不輕問題不大,主要是這款夾器很有機械感的外觀我比較喜歡,而且剎車力在輕量化夾器里算是比較靠譜的。
▲后剎走線也比較和諧
不過由于線管止栓的位置比較高,所以對降低后上叉的車架兼容性一般。這款剎車為TRP代工,分為高低配兩款,低配是鍛造本體+鋼螺絲,230克左右;高配是CNC本體+鈦螺絲,不到200克。價格差距極大,后者的價格是前者的2倍……我顯然是買不起高配的Speed Stop Pro。
這款剎車比較難蹲到二手的,蹲了兩周都無果。結果發(fā)現(xiàn)TREK大庫里還有一個新的,而海鮮市場上正好有個車友賣單個的……就這樣一新一舊湊了一對出來。
這款夾器除了調(diào)節(jié)居中很方便外,還有個十分炸裂的功能:可調(diào)杠桿比。由于手變的剎車杠桿比不同,如果使用SRAM手變搭配Shimano直裝夾器的話,會有初段剎車力降低的問題,而SRAM的直裝夾器獨苗S900又重又貴,顯然不太劃算,這也是我堅決選擇BONTRAGER夾器的原因之一。
可以通過調(diào)整上面那顆螺絲,改變轉點位置,來實現(xiàn)杠桿比調(diào)節(jié),設定適合自己的剎車力輸出曲線。
對于圈剎車來說,線管和線芯不能馬虎,這直接影響到剎車變速手感和騎車時的心情。由于庫存的Jagwire魚骨線管只剩中間的,沒有兩端的頭,只能重新買線管了。剎車線管當然是選擇OE散裝DA線管組,非常劃算。
DA的變速線管相對沒那么劃算,因為都是SP41線管。所以選擇了Jagwire的精研磨線芯,順滑且沒有鍍層線芯掉渣的煩惱。線管自然是去朋友店里白剪他的SP41啦!
輪組就是之前提到的方遠第二代C5。有一說一,我是覺得這代C5挺好騎的,前輪更寬、比后輪低5mm的設定也非常合理。搭配的輪胎也是庫存了挺久的25c ZIPP TANGENTE,再不用估計要裂了。
▲倉庫里翻出來的ZIPP鈦軸快拆
大件東西準備好了,剩下的自然就是操控組件等小零件。把組正好有閑置的,把立就是我使用了很長時間的ZIPP SL SPEED,粗壯的碳把立又硬又輕,造型還好看。把立搭配了扭矩家的直裝式碼表架,由于他家直裝式都只做兼容大碼表的版本,所以搭配5系小碼表的樣子不太和諧。
車把是閑置的國貨精品EXS RX-01超輕版,150克不到,把型也比較適合我,算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彎把。
把帶買了傳說中的GIANT RUSH超輕把帶,33克才20塊包郵……這性價比,無敵了……輕量化的同時,還有2.8mm的厚度,提供一點點舒適性。不過由于沒有吸震層作為阻尼,拉緊的話會比較薄,受到?jīng)_擊時也比較容易“觸底”,整體舒適性比較一般,濕水的話稍微有點滑。
ZIPP SL SPEED座管也是閑置的,十分靠譜的結構也才170克左右,夾頭特殊的左右夾架構,無需更換夾具即可兼容7x9mm座管,非常神奇。
由于坐墊實在是沒庫存了,只能買個新的。想起之前測試TCR ADV SL整車時,配的FLEET短鼻坐墊挺適合我的,就在某在線購物平臺查了一下。一看,碳軌的才500多,果斷入手。就是180多克的重量比較一般,考慮到它用了較厚的顆粒填充物,舒適性挺好的,這重量還算可以接受。
再薅倆評測剩下的ELITE VICO CARBON水壺架,零件就齊活了。
折騰一晚上,車就裝好了,最后的定妝照。整備重量7kg多一點點,作為一輛鋁架車來說,重量還不錯,比我其他幾輛碳車都要輕……這就有點尷尬了。
雖然不復當年,但是這個涂裝在陽光下還是頗有幾分姿色的。頭管上的隱藏焊點,一眼看上去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碳纖維車架。下管截面也不像老Emonda那么寬,風阻更小。
▲TREK招牌式的頭管造型
組裝圈剎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走線上,畢竟合理的走線可以優(yōu)化變速剎車的手感,也可以減少線管之間和對車架零件的干涉。由于下管下的出線口讓變速箱打交叉比較容易,所以頭管部位我選擇交叉走線,讓線管磨不到頭管。
收尾工作就是檢查轉向各角度下線管的位置,在有干涉或摩擦的地方裝上分線球和膠球,避免刮花零件和車架。
在試騎后,調(diào)整好變速和剎車,最后再把剎車杠桿比調(diào)整到合適的位置,就可以出門騎車啦!
在文章結尾,對Emonda ALR騎行感受有興趣的車友,可以觀看碟剎版的評測文章。順帶提一下,之前外媒已經(jīng)曝光了新一代EMONDA ALR的效果圖,看來新款也即將發(fā)布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看看下一代ALR能不能帶來驚喜。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