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毒舌車手戴珞:困局與機遇,挑戰(zhàn)與擔當(下)
本文的上半部分[毒舌車手戴珞:困局與機遇,挑戰(zhàn)與擔當(上)]給人的感覺一定是憤怒值爆表了,許多讀者一定會將‘憤青’的屎盆往我頭上扣。然而,在下并不認為自己是‘憤青’。因為,所謂的‘憤青’往往是在發(fā)現問題后一味地謾罵,滿嘴噴糞卻又完全無法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甚至連最基本的方向都沒有。然而,鄙人雖然才疏學淺水平有限,但是至少在親身經歷了這些事件之后有了一些還不成熟的解題思路,愿與諸位分享。
那么閑言少敘,咱們接著聊發(fā)展!
發(fā)展帶來的機遇:
發(fā)展造成了困局,發(fā)展也帶來了機遇!這些機遇對于我們身在當代中國的每一個人應該都不陌生,它們分別叫做:國家政策,互聯網+,全民創(chuàng)業(yè)。
國家政策相信大家都懂的,在目前中國的政治格局之下,任何一個行業(yè)只要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哪怕一點點傾斜,它都將會迸發(fā)出耀眼的財富光芒。自從國務院2014年46號文件【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發(fā)出以來,我們已經切身的體會到了體育產業(yè)的迅猛上升勢頭。國家為了滿足產業(yè)轉型和經濟軟著陸的需求,放開了之前對于體育產業(yè)化的諸多限制,從前很多無人問津的體育項目比如自行車,也迎來了萬達體育/樂視體育/阿里體育等資產大鱷的垂青。
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資本的介入以及科技的發(fā)展“互聯網+”的概念在業(yè)內也開始流行起來。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應該也都能夠感受到或是正在踐行中了,那就是與自行車運動相關的互聯網+全民創(chuàng)業(yè)風潮!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人人都希望在這新一輪的體育淘金熱中在自己擅長或是愛好的領域里淘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桶金。各種賽事公司、自媒體、APP、智能硬件等等這些不僅吸引著投資方和消費者的關注,也正在改變著自行車這樣一個傳統(tǒng)行業(yè)的格局和生態(tài)。
就目前的形式看來,我敢樂觀的預言,這一輪機遇帶來的絕不僅僅是自行車這一個運動項目或是單單體育產業(yè)這一個孤立模塊的改變,而是一場劃時代的經濟變革。但是與變革同時出現的除了機遇,還有與之相應的挑戰(zhàn)。
從未停止的挑戰(zhàn):
挑戰(zhàn)就出現在改變的過程之中,新事物取代舊事物,就意味著新的利益集團將會觸動舊的利益集團的蛋糕和奶酪。
說到這里,其實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所謂的體制“圍城”內的人們寧可自己玩耍也不愿意讓外面的人加入進來!同理,近十年來形成的與“圍城”交相輝映的平行世界里,依靠商業(yè)賽事獎金養(yǎng)家糊口的這些人們?yōu)楹尾辉敢膺~出追逐理想的那一步?為何要拒絕現役運動員參加商業(yè)賽?這些個問題也就找到了答案。
我們誰都知道在一個內測的游戲服務器里玩耍會比在公開的服務器里玩耍要安全,在公開的服務器里玩家面臨的挑戰(zhàn)將是內測玩家所無法想象的?墒沁@個世界上卻偏偏存在著這樣一個向著全世界熱愛自行車的人們開放的公開服務器——UCI職業(yè)巡回賽!
曾經有走出國門的車手回國后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到:國際職業(yè)賽和國內專業(yè)賽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比賽。
作為有過親身體驗的‘作死型車手’,我除了用內測服務器和公開服務器來打這個不恰當的比方,也就想不到更合適的表達方式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贊助商和車隊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車手開始從國內的專業(yè)隊走向國際上的職業(yè)隊,不管是利益驅使或是何種故事,至少在剛剛過去的幾年中我們看到了中國車手出現在了世界三大環(huán)賽的舞臺上。
近兩年還有國內的職業(yè)隊在亞洲巡回賽序列的賽場上屢屢建功,那些偉大的中國車手們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的畫面令我終身難忘。很榮幸,能夠跟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有過同場競技的經歷,我一直都很佩服他們。
那些將中國的自行車運動推向世界的人,他們是真正有擔當的人!而作為一名號稱熱愛這項運動的從業(yè)者,我們的擔當又該如何表現呢?
不同角色的擔當:
曾經有不少家人和朋友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你是不是一名職業(yè)車手?
我在2014年的回答是這樣的:我是一名業(yè)余訓練的職業(yè)車手!
因為那年我在UCI的網站上掛著號,但是因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根本沒有辦法跟著專業(yè)隊的兄弟們做長期的系統(tǒng)訓練。即使是訓練頻率最高的環(huán)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前夕,我也只能每天早晨四點半起床五點出門從北京的東二環(huán)出發(fā)向西二三四五六環(huán)的騎出去,然后在山里繞一大圈,天亮就回家。但是即使是這樣,作為一名車手我也懂得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比如說在這近兩年的時間里我?guī)缀醴艞壛怂性谝?guī)則上限制UCI注冊車手參加但是又可以輕松拿到豐厚獎金的比賽。
偶爾碰到一些熟識的組委會或是賽事公司舉辦的比賽去捧場,拿到的獎金和獎品我都會履行我對于贊助商的承諾——代表他們全部捐掉。作為一名車手,我覺得我基本上做到了自己必要的擔當。當我脫下車手戰(zhàn)袍,就是一名普通車迷,我愿意將自己知道的一切與車友們分享。同時,我還是有其他社會角色,比如我在2015年成家了,我現在是一名丈夫,不得不減少外出比賽的次數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工作之中。
說了半天我自己的擔當,就還是要說一說我個人對于之前文中提到的諸位在自身角色上的一些有關“擔當”的期待吧!
首先,斗膽地說說政府的監(jiān)管部門和自行車運動協會吧!
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的擔當就在于如何正確的引導自行車運動朝著更健康更專業(yè)并且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而不是野蠻粗暴的束縛。幾千年前的大禹治水都知道要疏導而不是堵截,21世紀聰明的中國自行車人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其次,要說說‘圍城’里的人們,當然主要是運動員和教練員們,要知道你們當中的很多人我是打心底佩服的。
但是也請各位明確自己作為運動員和教練員的擔當。在科技發(fā)展突飛猛進的今天,能夠多多學習國內外的最新體育科技,將它們運用到訓練和比賽的實踐當中去。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在國際職業(yè)比賽上創(chuàng)造優(yōu)秀成績,社會各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也將會接踵而至。到那時候,是否呆在‘圍城’里又有何妨呢?
再次,我想說說那些沉浸在‘平行世界’里從事商業(yè)化賽事的諸位同仁,咱們可是決定中國自行車運動發(fā)展走向的中堅力量。我們今天的選擇很可能就是日后這項運動在中國的模樣。
所以我請大家務必要明確自己的擔當,特別是那些備受媒體和車迷們關注的賽場明星們和意見領袖們,如果我們有更多人能夠勇敢的邁出那一步,中國的自行車運動的賽事分級和選手晉級制度都將多一絲成功的希望。
最后,我想談談各位大大小小的贊助商們。
感謝你們對于自行車運動的支持。但是我也知道商人和他們背后的資本具有的一項最基本屬性就是‘趨利避害,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這也就是為什么會出現之前我們提到的職業(yè)車隊面臨尷尬局面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在此還是懇請各位,在排除那些本身動機就有問題的所謂職業(yè)隊的前提下,能夠給予那些兢兢業(yè)業(yè)努力訓練為了來年的成績,過年都不回家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多一些的關懷和鼓勵,這也不失為一種擔當了!如果說有哪位內力深厚的大佬剛好對自行車運動也是情懷滿滿,何不效仿另外一些小眾的運動項目在國內的發(fā)展模式,直接用市場的方式與國際權威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建立一套更科學更人性化的游戲規(guī)則,那這絕對是功德無量的事。
結尾的一些廢話
這些年曾經在很多圈子里混過,看到過很多其他項目的興起與沒落,可是這些世態(tài)炎涼并不能讓我放棄自己那追求完美的折騰之心。對的!我就是一個討厭的處女座。
在我關注的項目中,有些是被玩家給毀掉了,有些是被市場給毀掉了,有些是被行業(yè)協會給毀掉了,有些卻發(fā)展得蒸蒸日上越來越好。大家當然都希望自行車運動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不僅僅是要有咱們國家的車手和車隊在國際上揚名立萬,大眾的參與體驗更要發(fā)展到極致才好。不曉得自己為了糾結在心里這點破事度過了多少個失眠的夜晚,熬白了我多少烏黑的亂發(fā),終究還是決定寫了這么一篇不久之后就會被人遺忘的文章。
寫了這么多,有人必然會問:你做這些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說真的,如果愛一個人或者一件事都需要一個具體的理由,那這個世界可能就不會再有真愛了。那么,暫且將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定義為“不吐不快”吧!
相信這篇文章發(fā)出來一定會有很多人恨我、罵我、甚至詛咒我,但是我并不擔心,因為我就是我。借用喜劇明星宋小寶的一句臺詞:討厭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同時希望能夠有小小的一部分人在讀完之后產生哪怕是一點點的共鳴,那我這篇文章拋磚引玉的效果也就有了。
最后的最后,我要感謝這些年來一直支持我的贊助商和朋友們,沒有你們我也不可能有機會更不可能有勇氣寫下這些文字,謝謝!
我的上一篇文章居然發(fā)布與一年多以前:http://www.qdmiaoxiang.com/racing/column/21077.html
這個技能冷卻時間~好久~
責任編輯: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