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風董事長鄧永豪:“我一直強調的是,我們并不能被簡單地定義為在打價格戰(zhàn),這是商業(yè)模式的轉換。而且這種轉換是當下的趨勢,并不受限于某個企業(yè)做或者不做。不是說我不做,這種模式就不存在。”
1辯
某廠商:目前價格戰(zhàn)已沒有底線,很多企業(yè)虧本甩貨,我們不會跟進。目前O2O只是拿概念說事,說白了就是忽悠,價格戰(zhàn)對行業(yè)傷害很大,沒有出路,做好產品才是自行車市場的出路。
-
米賽爾肖總:市場情形如此,我們會跟隨價格戰(zhàn),但有自己的底線。所有自行車企業(yè)的生產成本都在上升,價格戰(zhàn)是雙刃劍,電商與實體經營要做好取舍。市場越難,越要投入。祝烈風“干他一半”好運。
2辯
大行:我們不會加入價格戰(zhàn),品質、技術、服務才是品牌的生存保障。不管利潤如何,我們不會減少研發(fā)投入,不會降低配置、隨意降價。我們正準備上市,有了風投,可以做更多準備。
-
鄒平翔揚單車:烈風車子做的也很到位,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實惠。力挺凱路仕烈風。開始價格戰(zhàn)要找源頭,烈風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第二個。從我的感覺,烈風挺好,希望能風風火火,轟轟烈烈的大干一場!
3辯
,斕兀捍騼r格戰(zhàn)是飲鴆止渴,我們堅持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不會盲從。關于O2O,我們是線上購車線下提貨,保證經銷商利潤。暫不考慮引進風投,會思考互聯(lián)網商業(yè)運作方式。
-
嚴老胖:一直都在說中國是自行車大國,而不是騎行運動大國,自行車價格門檻是一個攔路虎,畢竟國內大部分地區(qū)人均收入不高,而且要擔著家庭和生活,自行車價格讓大家望而卻步...
4辯
諾客候總:價格戰(zhàn)短期內會刺激銷售,但無法產生品牌價值。近幾年企業(yè)生產成本上升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必然現(xiàn)象,國內自行車企業(yè)應考慮研發(fā)與轉型。大品牌對價格戰(zhàn)有抵抗力,會堅持研發(fā)投入。
-
yanyu8066:我就不明白了,為何低價就會質疑詆毀人家的質量呢?當年小米出道也是如此的經歷。自行車這個行業(yè)一直都是一群四肢發(fā)達大腦簡單的人在玩,還是太原始了太落后了太封閉了...
5辯
歐亞馬:我們不打價格戰(zhàn),只會更注重產品質量。市場再惡劣,歐亞馬也不會放松研發(fā)投入。歐亞馬有網上官方商城,作用十分重大。O2O與實體店經營一起使得品牌良性發(fā)展,是一種全面性布局。
-
狂怒的蝸牛:會有想用低價位體驗的人群,而且鯰魚效應,必然會有質量過硬的大廠推出性價比高的車款。還是舉單反的例子,手機市場也有類似情況,有索尼(SONY)ILCE-7M2K的攪局...
6辯
飛奔的胖紙:單純的價格戰(zhàn)還好,就怕為了打贏價格戰(zhàn),去偷工減料,那樣,最后受傷的除了我們這些騎友,還有你們商家。國內的商家只知道用價格沖市場,不會想到用技術和服務拉人頭!
-
wh27363701:瞎操心,消費者只注意價低物美的車,你能把好車價格壓的越低我們越歡迎。誰去管你整個市場的競爭,說白了這關我P事,你死了自然有別人在做。
7辯
慕少艾:品牌效應終究有其市場的印證。身邊的朋友談到買自行車,第一反應就是捷安特,美利達。高端點的公路車,那就是崔克,閃電,梅花之類的。其他玩價格戰(zhàn)的品牌在路上真心沒見過...
-
網友:售后服務也是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但很多人對售后存在誤區(qū)。質保才是廠家售后服務的本體。所以只要質保到位,廠家就是履行了售后義務的。從這點來看,價格戰(zhàn)對售后的影響基本也是不存在的...
8辯
孤獨的米小羊:就目前情況來看,烈風的價格戰(zhàn)并非沒有效果。但消費者追求的是東西的質量、售后服務這些問題。做好這些,才是真正把顧客當成了上帝。而顧客也會買你的賬。光價格便宜,東西卻不行...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