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119道班名不虛傳
吃過飯后,呂班長又和我們交流了不少川藏線上往事,了解到一些使119道班和老呂名聲大噪、聲名鵲起的往事。這里既有讓人景仰的無私救助過往旅行者的感動,也有他們本身的的酸甜苦辣以及被人誤解的不愉快。 那是在很多年前了,那時老呂是119道班的班長,他這個318國道上絲毫不起眼的一個普通公路養(yǎng)護的小道班——公路邊一排白色的房子,可能是我們每個騎行者精疲力歇之時唯一可以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
早些年,還很少有人騎自行車進藏,那時騎行川藏線的大多是騎著摩托車進藏,即使如此也有很多人,趕不上鐘點,流落在這荒山野嶺中,也有的是在風雨交加或風雪交加的情形下流落至此,其狼敗象自然獲得了老呂的同情和救助,那時當然談不上收費,完全是在救助人。再后來騎自行車走川藏線,也有人在嘗試了,但來的人很少,偶而有車友拖著疲敝的身驅(qū)來到119道班,那時呂班長接待,也是不收錢的純粹性救助行為。后來隨著網(wǎng)絡上的游記和攻略的流傳,知道這里的人多了,騎車來的人也多了,也才有了后來的收費和明碼標價。最初的收費好象是始于一位臺灣同胞,據(jù)老呂講這位臺灣同胞得知了老呂多年來無私的救援過往的車友(包括摩托車和自行車)們的事情后,頗多感觸。在我們(包括老呂)這些人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市場經(jīng)濟觀念的時候,臺灣同胞已經(jīng)很敏銳地看到了這種無嘗救助或無私奉獻,很難維繼下去的的現(xiàn)實狀況,他看到了老呂根本沒有這種財力物力和人力,道班又沒有這樣的公益費用,但這種救助或奉獻又是騎行川藏線的車友們不可或缺的須求,所以他以一個從市場經(jīng)濟里摸爬滾打出來的商業(yè)頭腦(或許這位同胞本就是一個商人),建議老呂收費——而且從他開始,他給老呂留下了50元錢,靦恬的老呂說什么也不肯收或不好意思收,但臺灣同胞說這是為了他以后更好地救助他人,能在此受到幫助已經(jīng)是感激不盡的了,而給錢并不是交換,無論多少都是一種感恩的方式,這好象就是老呂收下的第一筆錢。后來騎車的人更多了,去年有車友們就給老呂明碼標價地在網(wǎng)上公布了收費標準——兩餐30元,再后來因為住的是道班上的房子,雖然被褥是老呂置辦的,道班也要收益,就又增加了10元的住宿費。
再過了一段時間,據(jù)說有的人的人就在網(wǎng)上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甚至還有些過頭的話,傳到了老呂耳里,自然是很傷心、也很傷感。雖然說者并不一定就會有存心詆毀老呂的意思,但客觀上還是傷了老呂和那些對119道班以及老呂懷著感恩心態(tài)的車友們的心,車友們對那些說了些過頭話的個別人表示強烈的不滿和憤慨,在網(wǎng)上替老呂打打抱不平,也在情理之中,說明了人們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念以及人心所向。
119明碼標價這一變化,應該說是一種進步,其實質(zhì)性的問題還在于這種變化也是119道班能否永遠傳承下去的關鍵所在:試想,若不明碼標價,老呂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班長的崗位上退下來了,再過幾年還將會從119道班退休,回了老家遂寧。試問屆時誰來接班迎接我們這些進藏的車友們呢?在市場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總不能再指望川藏線上的雷鋒同志——老呂一輩子在那里救助我們年復一年遞增的進藏車友吧,即使他愿意,客觀條件也不容許呀。倒是那位臺灣同胞有遠見,以后老呂退休了還可以有其他人接替繼續(xù)做好騎行川藏線的接待和救助。∵@本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不管你是持那一種看法,褒貶之余都要想到這一層——我們可能再也不會到川藏線上走一遭了,因為一次的經(jīng)歷已足夠人生體驗一輩子了,但后續(xù)還不知有多少人準備騎行川藏線呢。為了他們能在騎行到119道班時,能享受到一個與我們同樣熱情的款待和溫暖的感受,我們應該承認明嗎標價當然也不失為是一個好的方式啊。
對于某些個別人的不明智以及天真和幼稚也不必太在意。好不容易騎一次川藏線,在119道班停留一晚上應該是我們得榮幸,這些年道班對過往的車友們的幫助也是有目共睹的,車友們能夠在累得筋疲力竭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遇上老呂,這自然是我們和老呂緣份!茫茫人海,能夠在一個極其偏遠的不起眼地方相聚,這是我們車友間的緣份!說到底這都是自行車運動的魅力。∪绻麤]有119道班,沒有老呂,沒有這里的明碼標價,騎行川藏線上的車友們還不知會多吃或多受好多苦呢?我們不要心里想的永遠是經(jīng)濟上的得失,騎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應該是能夠產(chǎn)生一種騎行的文化的活動,既然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就應當全身心地去體驗和共享這種文化,而老呂和119道班恰恰已經(jīng)成了我們騎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標記了。
車友們給老呂筆記本上的留言,落下的是片片深情。大多來119道班的車友們都是懂得感恩的人,車友們紛紛在留言簿上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懷,唯獨筆者沒在簿子里寫下一個字,倒不是沒有真情實感,恰恰相反,此時倒覺著任何的言語都是那么的蒼白。對川藏路上給我們大家有所幫助的所有人都只說一句謝謝,那是不夠的!我們除了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要學會或懂得感恩外,還應該把蒼白的言語化作思想力和行動力。在川藏線上一個人無論多高尚、多崇高、甚至多高級,其支撐著的基礎都應該首先是平凡,平凡中見真情,平凡中見偉大。
119道班不是慈善機構,老呂更不是慈善家,他們作一兩回慈善或許不成問題,如果指望他們是永遠的慈善機構、慈善家,除非你永遠給他們提供作慈善的資本,否則那就是要多可笑有多可笑了。本來這并不是個問題,但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些關于119道班和老呂的帖子,就將其當作一個問題看待了。
我在這里想要說的就是老呂和119道班確實名不虛傳!在川藏線上能夠感動中國的人,除了成都的月光大姐,那就是119道班的老呂了。
本文摘自自行車旅行網(wǎng)論壇,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瀏覽: www.qdmiaoxiang.com/bbs/viewthread.php歡迎轉(zhuǎn)載 轉(zhuǎn)載請注明自行車旅行網(wǎng)以及文章作者。
上一篇:【探討】對川藏線路線的探討
下一篇:新手教程(2)-如何使用電子地圖